@ 2018.08.11 , 10:00

不好意思啊马一龙先生,火星殖民希望不大

SPACE X和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曾经有一个殖民火星的设想,基于一个巨型火箭,一场核爆破和一套能将数百万人类运送至火星基础设施。这可谓是野心勃勃但是在许多方面都面临技术方面的挑战。星球保护法规和地球化(使星球可以居住人,比如说,让气温升高)的难度以及解决严酷的辐射都是树立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障碍物。

不过马斯克没有被吓退,他在今年2月朝着自己的目标迈出了第一步,在首枚“重型猎鹰”运载火箭上向着火星的轨道发射出了特斯拉Roadster跑车。这戏剧性地展示了由商业公司和政府机构合作的未来任务中不断提高的发射能力。

但是6个月之后,这个计划开始看起来有点梦幻了。我们了解到了在火星表面之下可能有生命,而且可能地球化火星的表面是不可能的。

目前在这颗红色星球上有生命的可能性增加了,在上周科学家报告说在火星表面下发现了咸水湖。这个湖可能在南极冰盖下方1.5公里处,直径至少有20公里。这是通过分析“火星快车号”探测卫星发回的火星表面雷达数据后发现的。科学家认为湖水是咸的,可能含有镁、钙和高氯酸钠盐,它们在大约零下73.15摄氏度的温度中充当了防冻剂。

这非常令人兴奋,因为这是首次在火星上明确侦测到了液态水,并且有可能在火星的其他地方还有着更多地下湖。这也就意味着目前火星上非常有可能存在着生命。

我们已经知道了火星上可能曾经存在过生命。有许多证据都表明火星在38-40亿年前曾是一颗可以居住的星球。近期任务收集到的数据——包括火星全球勘测者、奥德赛号、机遇号、好奇号和火星快车号——都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水曾经在火星表面上以河流和湖泊的形式存在,并且有着合理的酸度,这也是火星上曾经存在的生命体进化所需的正确化学物质,而大约在同个时期,地球上的生命也在进化。

但是火星在38亿年前失去了磁场,也就无法保护生命体不受严酷的太空辐射伤害。这也意味着火星的大气层开始渗漏进太空,使环境越来越不适宜居住。因此活的有机生物体可能无法幸存。

但虽然新的发现又燃起了火星殖民者的梦想,因为火星表面下的湖水可能能用于维持人类生活,但是事实完全不同。

污染的风险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将人类送往火星,直到我们确定那里是否存在自然进化的生命——这可能会花费数年到数十年的时间。我们需要钻探进地表深处,然后要么在现场分析样本,要么运回地球进行分析,找到合适的生物标志加以确认。

不好意思啊马一龙先生,火星殖民希望不大

地球化计划没戏?

可能更伤人的是,长久以来提出的地球化火星的想法现在被稳固的锁定在了科幻的国度中。马斯克之前指出他想将火星地球化,使得它的环境更像地球,这样人们就能“最终没有任何阻碍的溜达在室外”。最容易的方法是使用被锁在火星冰层中吸热的温室气体制造一个大气层,借此提升火星的气温和气压。马斯克建议我们可以在火星两极的冰层丢下热核炸弹,借以加热释放出二氧化碳。

但是根据发表于《自然天文学》中一篇新研究报告,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间,火星上太多的潜在温室气体都已经流失到了太空里,现在已经没有可能用现有科技将剩余的大气转化成为可供呼吸的大气了。

这项研究是基于最近15年由火星快车号测量到的和火星MAVEN探测器最近4年中测量到的气体逃逸进太空的速率。这可以告诉我们火星上还留存有多少有效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水。测量数据,连同近期太空任务中得知的火星上二氧化碳和水的储存量,显示出在冰盖中锁住的温室气体不足以提供必要的加热量。

可能还有更多存在于火星的深处,但是将其提取出来远超出现有的科技水平。而且,因为没有磁场的保护,大气仍在不停损失,因此这需要用某种方法放缓来维护地球化已经完成的改变。这意味着未来的探索者需要使用厚重的密闭墙体、屋顶或者建筑物来提供合适的大气并抵御屏蔽宇宙射线。

虽然马斯克可能会因为这些最新研究结果感到失望,但大多数火星科学家都松了一口气。在火星上可能有着现存生命或是曾经有过生命,现在我们可以一心一意的寻找它们了。

我们将利用2020年欧洲航天局联手俄罗斯航天局的ExoMars(火星太空生物)项目的漫游车来搜索火星上生命的迹象,还有NASA的2020年火星任务将收集样本,最后在2030年左右运回到地球上的实验室。这些的结果都可能会告诉我们在别处是否曾有、现有或将有生命。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最有可能的目标是火星、土卫二(恩克拉多斯)、木卫二(欧罗巴)和土卫六(泰坦)。而且在我们太阳系之外的许多星球都有着潜在生命的线索。

这周的火星在天空中十分耀眼,也是自2003年来最亮的时候。这颗红色的星球从未离开我们的视线,无论是作为一个地球之外潜在的生命摇篮还是作为未来人类殖民的下一个目标。在太空探索的方面,我们生活在一个振奋人心时代。所以我们不要沉浸在殖民火星的梦中无法自拔,而糟蹋了人类史上最重大、最基本的实验之一——至少等到我们确认了是否有生命以后再说。

本文译自 Live Science,由 Diehard 编辑发布。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