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6.22 , 17:00

为了躲避人类,野生动物变成了夜猫子

为了避免与人类接触,越来越多的哺乳动物正在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性,将生物钟改为夜间活动白天睡觉。

最新的研究调查了全世界62个不同物种后指出,当周围存在人类活动时,动物在夜晚活跃的时间更多,白天活动的时间更少。

为了躲避人类,野生动物变成了夜猫子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动物在觅食和寻找巢穴时可能会出现问题,并对其他物种产生连锁性的反应。

“虽然早已经证实人类活动会对野生动物种群和栖息地造成灾难性的损害,但我们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在更为微妙方面很难被检测和量化。”环境生物学家凯特林·盖纳说。

团队分析了从过往76项研究中获取的详细数据信息,这些研究使用远程相机,GPS跟踪器和无线电通讯工具等仪器,通过直接观测收集动物习性的信息。

总的来说,研究表明,如果某动物经常与人类接触,那它夜晚的活动时间将增加1.36倍,所以如果一只动物平时一晚上有50%的时间处于活跃状态,那么与人类接触一段时间后,活跃时间将平均增加到68%。

在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中,模式都是相同的;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人为干扰,从建造住宅到骑山地自行车,结果也都是一样的。

考虑到野生动物对我们登山远足这种无威胁的非致命性活动做出的反应,竟然和对我们打猎时做出的反应基本类似,它们似乎真的很害怕人类。

举个例子,尼泊尔老虎宁愿花更多的时间在夜间行动,以避免白天在同一条路上遇到人类。从农业到旅游,我们正在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即使我们自身毫无察觉。

似乎很清楚,本研究中涉及的较大型的哺乳动物在附近有人类时,感到应该给予我们更大的空间。我们不知道是这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长期影响。

首席研究员贾斯汀·布拉斯勒斯说:“从积极的方面来看,野生动物正在学会躲避人类的事实可以被看作是野生动物在日益拥挤的星球上与人类共存的一条出路。然而,动物的生活模式已经经过了数百万年的演化——很难相信我们可以直接粗暴地将它们塞进夜生活中,并期望它们一切良好,繁衍昌盛。”

据研究人员称,负面影响可能包括觅食行为中断,动物性状与新的夜间习惯不匹配,非人类的食肉动物更容易受伤以及竞争加剧。

后续的调查需要更多的数据。就目前而言,我们知道,即使是各种频繁的人类活动,也能将动物推向黑暗。研究背后的团队表示,在未来的保护计划中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将给人类主导视角的野生动物研究领域开辟新的方向。”盖纳说,“我们还需要了解更多,弄清改变习性对野生动物种群管理、物种间的相互作用、甚至是人类进化所产生的影响。”

该研究已发表在Science上。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 majer 编辑发布。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