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5.23 , 09:00

为什么我们热衷于复仇?

复仇主题贯穿人类整个文学史。古今中外,你几秒内能脱口而出的名著都有复仇桥段。它也是人类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超过20%的杀人案动机是个人恩怨。视野拉高些,贸易战里有手段直接就叫报复性关税;甚至可以说,没有仇恨就没有国家。

仇恨是人类世界的鼎足。但它的生成太过“理所当然”而少有人留意,这方面的机制一直到近年才逐渐厘清。

人们能轻易想象和理解报仇雪恨的快乐,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复仇会“爽”?换个严谨点的问法:为什么我们的大脑里会有一个跟复仇行为适配的奖励机制?

为什么我们热衷于复仇?

一趟在2017年公开的实验中,研究员向志愿者提供一种情绪抑制药(安慰剂,其实只是维他命),效果是“降低复仇的快感”。结果在同样经历下,服药这组的报复反应跟对照组的比起来要平和许多。

有些痛苦情绪得到宣泄时,会扣动大脑的快乐扳机:伏核nucleus accumbens,从而激活大脑开足功率分泌愉悦。正是对那快乐的期待催逼着人们立刻采取反击,特别是侵害者还在眼前时。而在顺利报复之后,人们的心情不久就恢复到寻常水平,来得快去得也快,有如性□□。(原文实验很长的,蟑螂点水译了下)

我们的灵魂里特设了一个胃,只有仇敌的血能满足。问题是,复仇行为经常会造成更多利益损失,为什么它还没有在进化过程中被淘洗干净?

站在个体角度上看,报复的风险通常很高。你的人际关系,你多年积累的资源就算全都换成筹码孤注一掷,结果也可能只是吓对方一跳。但是,“伤害他人会遭受报复”这一共识的潜在,让我们动手损害别人时会有所忌惮,单单这一份忌惮,就让人和人,国与国的关系变得没那么致命——虽然不能说是和平。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部落被打搅,那么“有仇必报”会是很有用的名声。

虽然在刚开始时数量大概差不多,但善于报仇的个体和族群会过得比软心肠的要好,于是愉快复仇者的后代顺理成章地逐渐成了压倒性多数,乃至有了我们眼下这个躁动的世界。

每个人的复仇欲望在强度上都有点差别。比如06年有趟实验是让志愿者们先参与游戏,然后让输家欣赏卑鄙的赢家挨电,结果男性大脑的奖励回路明显比女性的活跃:男人看到对手受苦会更开心(这也可能是男性更喜欢竞技游戏的原因之一)。而同性里按性格和经历的不同,人们对仇恨的响应强度自然也有差别。

有些受害者甚至会选择自残,而不是向施暴者报复,这么做似乎能让他们重获某种掌控自身的安定感。

研究显示那些能压住怒火的人,在处理仇恨时他们的侧-前额叶皮层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会特别活跃,这是负责逻辑推理和控制冲动的分区。换句话说,虽然我们天生更喜欢在雪恨之路上一爽无前,但大脑里好歹还是选配了一个制动,就看你肯不肯下功夫。

话到最后提一句,我们主要聊的是复仇性和它在历史上为人类整体带来的好处,而不是想把这套东西合理化或简单化。下次火大的时候,别轻易屈从于快感的诱惑,不要让大脑肆意把持你的人生。

大脑:反了啊你,最后那段是什么玩意儿?
小编:FREEEEEEDOOOOOMMMMMM!

原文标题:《The hidden upsides of revenge》,By Melissa Hogenboom
本文译自 BBC,由 梁兵 编辑发布。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