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0.31 , 20:00

学界首次证实:全球变暖导致蛤蟆灭绝

[-]
在法国比利牛斯山阿斯佩山谷的高海拔区域,蛙和蟾蜍感染致命蛙壶菌的比例正变得越来越高。山区气温的升高被认为是导致越来越多的蛙和蟾蜍感染这种致命真菌罪魁祸首,未来的情况预计会变得更糟。

伦敦皇家大学和动物学会长达8年的研究证实全球变暖会导致蛙壶菌的泛滥,这项研究结果被发表在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哲学会刊B上。这是首次对气候变化与高海拔地区疾病蔓延间关系的研究。蛙壶菌已经对全世界超过700种两栖动物的生存构成威胁,并造成了比科学界已知的其他疾病都要多的物种灭绝。

通过连续8年对当地冰湖融化的时间和两栖类的蛙壶菌感染率的统计,研究人员发现山谷中冰湖在春季融化的越早,蛙和蟾蜍感染蛙壶菌的比例就越高。

其后,研究团队创建了比利牛斯山这一区域的气候预测模型,这项研究预计随着当地气温的持续升高,结冰的湖泊将会越来越少,这意味着产婆蟾(Alytes obstetricans,一种产于欧洲的蟾蜍,在比利牛斯山分布最高海拔可达2400米)的蝌蚪在冰下生活的时间会大大缩短,大大提高了蛙壶菌感染其他种类的蛙和蟾蜍的概率。


Mattew Fisher教授解释如何利用实验室中对蛙类进行的研究拯救全世界的两栖类物种

尽管湖冰融化和蛙壶菌泛滥之间的联系非常明确,学界现在仍不清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温暖的湖水更适合蛙壶菌的生长,或者以蛙壶菌游动孢子为食的天敌物种在温暖的水中较为不活跃。

通常情况下这个区域的湖泊会封冻长达半年,虽然蛙壶菌感染在蝌蚪期很长的产婆蟾蝌蚪中非常常见,冰湖的低温通常能有效控制蛙壶菌。升高的气温导致冰湖提前融化意味着其他种类的两栖类在其栖息地气温持续升高和冰湖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越来越难抵御来自产婆蟾携带的蛙壶菌的感染。

两栖类物种的减少可以看做是生态环境退化的标志,蛙壶菌造成的两栖类大量灭绝可以看做是人类时代大灭绝(现在正在进行的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的大规模物种灭绝)的典型例子

来自帝国公共卫生学院的Matthew Fisher教授和合作研究人说:“这项研究显示人类活动再次导致物种生存危机。值得庆幸的是产婆蟾看起来并不会灭绝,由于温度与海拔高度是相关的,低海拔区域的种群得以幸存。我们只能猜测产婆蟾在这片区域的大量减少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何种影响。食物网会变得更加不稳定—由于人类活动,我们正在失去比利牛斯山区那像伊甸园一样的生物多样性。”

[-]
比利牛斯山的Arlet湖

目前,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动物学会的研究人员能够在实验室中小规模地治愈蛙壶菌感染(见视频)。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尚未在阿斯佩山谷中广泛应用。Fisher教授补充道:“在我们弄清楚这些(气温升高导致蛙壶菌泛滥)的原理之前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下一步研究的目标是弄清为什么温度升高会导致产婆蟾大量死亡。”

本文译自 phys,由 黑鳞鸡冠蛇 编辑发布。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