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7.29 , 20:00

上世纪没有网络时记者怎么发图?

[-]
Seattle, 2014

在我们数码摄影和高速互联网的世界里,摄影记者能又快又方便地把大批高像素照片发送到地球对面。但在从前这事可没这么方便。

这段视频显示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传送照片是什么体验。你在这里见到的是一台合众国际社UPI 16-S型照片传送机,它扫描照片,然后通过一条电话线传送出去。

作为出差装备,1986年的新闻社会给摄影记者们配发五个巨大的硬壳行李箱,装满洗印和发送设备。

第一个行李箱里是35毫米彩色胶卷冲印设备。里面有最多能一次冲16卷的钢罐和保持化学试剂水浴38°C恒温的加热器。还有最重要的一瓶瓶腐蚀性的C-41冲印药。

第二箱是一个巨大的胶片干燥机,用来防止胶片在晾干过程中被灰尘损坏乳剂。

第三箱是印照片的设备,包括一台彩色放大机用来出片。

第四箱里有一台手动打字机和背胶纸,用来在照片上打文字说明。而第五箱就是发送照片用的模拟照片传送机。

这还没有包括实际拍照要用到的照相机和长镜头们。

达拉斯晨报的图片总监Chris Wilkins带我们一瞥UPI 16-S如何工作:

首先,你把一张印刷图片装在滚筒上,然后开始传送。滚筒以恒定速度旋转,使一条扫描激光束一次一行地缓缓扫过图片并发出代表模拟信号的哔哔声。传送模拟信号需要一条固话线。这里显示了UPI 16-S是如何连接到一台拨盘式电话座机上:

[-]
UPI 16-S

使用这种传送机的体验慢得令人蛋疼。传一张黑白照片需要大约8~9分钟,而后来的彩色设备也没有更快。

如果你足够走运能弄到一条质量完美的电话线来传照片,一张彩色照片至少需要26分钟才能发完,跨国发送还要再慢一倍,有时候传一张图要一个小时。

在1988年,法新社和哈苏推出了第一台35毫米数码传送机Dixel。在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上首次使用,Dixel使得法新社在与其它新闻社的竞争中牛逼爆了。

[-]
Dixel, 1991

传一张彩照要2~3分钟,而且画质和锐度前所未有。法新社摄影记者们大松一口气准备把笨重的胶片冲印设备和模拟传送机都扔了。

但是有个问题:Dixel是出差噩梦。这个脆弱的机器在办公室里还行,但是运输中总是会坏,内部电脑板和光学扫描单元会松动。它的相对小型的电脑必须包上整整一尺厚的泡沫塑料,装在巨大的行李箱里。

法新社的摄影记者们变成了业余战地电脑技师,整天拆开机器哄它干活。Dixel如此靠不住,以至于他们很快又用回旧设备作为备份,于是又多了一个行李箱要扛。

当年美联社也开发了类似的一体式图片扫描发送机Leafax,第一代Leafax也是很慢的模拟式,但美联社很快弄出了数码型号跟法新社打平竞争局面。

这些设备从七十年代一直用到1991年,直到更好的传图技术出现取代之。

[-]

本文译自 PetaPixel,由 王丢兜 编辑发布。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