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7.23 , 16:29

为什么我们躲不开蚊子

在静谧的夏日夜晚里,再没有什么比嗡嗡声和恼人的蚊虫叮□□更能打破这种美好了。对于蚊子,我们似乎逃无可逃。现在,美国的研究人员终于发现了蚊子对我们的肌肤如此灵敏的原因了。

[-]

根据加州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蚊子对宿主的追踪方式是结合了视觉、嗅觉、热量感应的三重夹击。正是这种三重信息的感知方式使得它们能够在50米外觉察到我们的存在,而我们则无处藏身。

为了验证他们的假设,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他们将雌蚊子关进一个风洞内,控制各种不同的感觉线索,试图探究在哪种情况下它们能够拥有最佳反应。在第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将一剂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注射入风洞内——模拟人类的呼吸,这使得蚊子前往追随这股气流;而在对照组中,空气则没有此效果。

在第二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将一个深色物件放置在风洞的地上作为视觉线索。当风洞内被注射进二氧化碳时,蚊子会飞向该物件;但假如没有二氧化碳,蚊子则不会表现出任何兴趣。这表明蚊子只有在接收到嗅觉信息时,才会被视觉线索所吸引。

在神经科学中,理解大脑如何结合不同的感觉信息做出适宜的决策是一个主要挑战。这个实验表明,雌蚊子以一种十分简练的方式寻找食物,它们只会在侦测到嗅觉信息的时候才会注意视觉线索,这使得它们不会浪费时间在一些错误目标上(如石头、蔬菜等)。

[-]

最后,为了测量蚊子会对什么样的热量温度所吸引,研究人员将其中一个物件加热至37℃(约为人体体温),而另一个物件则为室温。结果发现,不管是否有二氧化碳,蚊子都更偏好37℃的那个物件。

这又表明,蚊子对于视觉线索和温度线索的偏好机制是独立分离的。他们之间虽然不一定非要有先后顺序,但经常存在先后顺序:蚊子可以远远地看见视觉线索,但得飞近了才能侦测到热量信号。

通过对这三个实验的分析,研究人员创立了一种“三重威胁”模型来描述蚊子找到宿主的过程。在10-50米之外,蚊子通过嗅觉侦察二氧化碳,这使得蚊子飞向人类和其他动物。而在距目标5-15米处,蚊子则采用视觉线索来寻找我们。最后,在距离1米内时,它们就通过热量线索来追踪我们。正是这种三重夹击的方式使得蚊子生生不息,人类藏无可藏。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 蛋花 编辑发布。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