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3.20 , 11:40

航空大都市:中国城市建设的机场热

近年来伦敦的政客们对于是否在希思罗机场新建第3条跑道一事吵得不可开交。或许他们应该去郑州看看,那是一个不太为外国人所知的中国城市。在那里英国人绝对会大开眼界。在郑州机场,近2000多位工人正在争分夺秒,修建机场2号航站楼和第2条跑道。新航站楼和跑道从动工到现在只用了3年,按计划在今年12月试运行。当地政府预计到2030年,郑州机场将拥有2座航站楼以及5条跑道。届时机场旅客年吞吐量可达7千万人,相当于希思罗机场目前运输水平;货物年吞吐量达到5百万吨,相当于希思罗机场去年业绩的3倍多。

[-]

然而上述数据尚不足以涵盖郑州机场(如图)的航空蓝图。郑州机场将成为“航空大都市”的中心。未来的“航空大都市”面积几乎有曼哈顿区7倍之大,而其中喧闹的机场不再被分配到郊区的小角落,而是安放在都市区的心脏位置。围绕郑州机场兴建的物流设施、研发中心、展馆和工厂等,将大大加强华中地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到2025年,这一地区将建成住房等生活设施,可供2,600万人居住,相当于目前郑州市区的人口数量。希思罗机场的扩建源于伦敦市民对未来发展的不安,但中国的城市建设者们很少有这方面的烦恼,因为重大项目上马不需要过多征求民众的意见。

以机场为中心兴建城市并不是中国人的原创观点。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约翰·卡萨达2011年的著作《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Aerotropolis:The Way We'll Live Next)一书中首次提出“航空大都市”的概念[1]。卡萨达先生同时也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的倡导者之一。“航空大都市”这一新生的合成词随后在中国的土地上逐步变为现实。据卡萨达先生表示,在中国人心目中,机场是“具有竞争力的资产”,而不是“环境破化者”。诚然,也有不少城市建设者们对于另一个同样来自美国的的观点“生态城市”更感兴趣。在此观念指导下,不少新城市选择创建在市郊的未开发地区。但是由于事前考虑不足,一些新建城市最终变成人烟稀少的“鬼城”。这类城市也为新机场的修建提供有利条件,因为施工过程不需要等待其他工程完工。

于是,全国各地的机场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至。中国政府原计划在2011年至2015年间在全国新建82个机场,但在这期间实际建成的机场有100多个。地方政府热衷于所谓的“机场经济”,用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不过,在这一系列热火朝天的机场建设中,只有少数建设者明确表示工程的目标是“航空大都市”。其中一个例子便是位于北京南郊的南各庄。南各庄的机场工程在去年12月26日启动奠基仪式,然而目前的施工声势并不浩大:一些建筑材料堆放在一片高粱地附近,旁边的泥路还有牧民在放羊。但是到了2019年,这里将成为投资800亿元人民币(130亿美元)的世界级空港。而且,政府计划再投入800亿元人民币,将新机场周边地区打造成经济及工业枢纽。

有人质疑“机场热”是否物有所值。来自北京卡耐基-清华全球政策中心的王涛(音译)认为,“机场热”“具有误导性”。王先生表示,很多城市实际上并不需要机场,因为近年来中国的铁路扩建和提速工程已经能够满足运输需要(参看地图)。当地政府官员大多将机场建设视为政绩工程和GDP助推器,忽视了下届政府的债务问题。实际上不少新机场都在亏损运营。而卡萨达先生则为郑州机场工程辩护。他认为仅从机场的盈利能力进行考察是片面的,机场对当地经济的长远影响也必须考虑在内。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党委书记张延明则表示,“我们正逐步将‘航空大都市’从理论变为现实。”

[-]

作为华中地区人口中心,郑州自古以来都是贸易交通枢纽。郑州是河南省会,而河南则是中国人口大省,居民数量超过1亿。因此,郑州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进出口货物和零部件均享受免税优惠。张书记表示,这一政策将会吸引数十家手机生产商在当地投资设厂,其中包括著名的苹果手机生产商,来自□□的富士康公司。富士康在当地年均招募员工20万人,在生产顶峰年份甚至招聘30万人。据张书记表示,近3年来全球销售的近3/4的苹果手机是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生产的。发达的航空运输为这类体积小、价值大的商品的销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北京的“航空大都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来自中央政府的强力保障。卡萨达先生承认自己的观点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特别在许多中小城市行不通;但他仍对许多有能力兴建“航空大都市”的地区充满信心,认为大城市应该有此规划。“他们的目光不应停留在修建某个机场,而是从头开始打造‘航空大都市’”。卡萨达先生对此兴奋不已;至于普通民众发现民航飞机在上空呼啸而过的时候是否同样激动,仍需拭目以待。

本文译自 The Economist,由 Alex 编辑发布。

【注释】
[1] John Kasarda约翰·卡萨达: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航空研究中心负责人,国际航空城年会□□,柯南研究所特聘教授。他2011年的著作《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Aerotropolis:The Way We'll Live Next),被《时代》杂志评价为“改变世界的10大理念”。在他对“航空大都市”的定义里,机场绝不只是公共服务设施,而已经成为一个能超越自有的地域范围,并能创造可观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型企业与传统大城市由市中心和周边郊区构成不同,“航空大都市”的核心在机场——向四周延伸出去的走廊组成高速便捷的地面交通,而一些原本属于大城市的,比如商业区、居民生活区等城市功能区也都设在机场周边地区。
——摘自《今日民航》2014年第2期

[2]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中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它是以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国际机场附近的新郑综合保税区(即郑州航空港区)为核心的航空经济体和航空都市区,是郑州市朝着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国际化陆港城市、国际性的综合物流区、高端制造业基地和服务业基地方向发展的主要载体。
——摘自百度百科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