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1.20 , 18:46

智能健身追踪设备为什么用不长久?

[-]

去年笔者我(原文)买了个Lumo Lift,基本上是个追踪热量消耗的设备,只要穿戴者的身姿懒散,设备还会哔哔哔地警告。这东西我佩戴了大概两周,还写过一篇文章,现在我已经把这东西放进抽屉里,从此以后就一直没用过,连电也没给它充。

关于健身追踪智能设备,我的经历不是少数。《美国医学会期刊》一篇最新社评中,三位作者指出,健身追踪设备只有长期、正确佩戴才有效,也只有对真正有必要生活得更健康的人有效。虽然健身追踪设备这几年成激增趋势,然而上面提到的这几个因素,每一个都不太可能实现。

社评的作者,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itesh Patel、 David Asch 和 Kevin Volpp指出,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只有约1%-2%的美国人佩戴智能可穿戴设备。(这里取决于可穿戴设备指的是什么,其它调查发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使用比例可以到20%。)

购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人中,约有一半年龄在35岁以下,将近有1/3的人年薪超过10万美元!也就是说,最需要减肥援助的低收入人群不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适用人群。

作者在文章中指出超过半数的人购买了健身追踪设备后不使用,1/3的人在六个月内不继续使用。对于剩下的人,坚持佩戴也很困难。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早些时候发布的报告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中,只有10%会每天佩戴,7%一周佩戴几次。剩下的人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也戴不了几次。

普华永道的报告同样发现年轻有钱受教育程度良好的人更喜欢佩戴这些健身追踪设备。

在美国健身追踪设备的市场份额在2018年将增至500亿美元,三名作者在社评中说:“可穿戴设备要想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要么能够创造让人坚持下去的新习惯,要么把外动机转化为内动机(这点很难),要么能维持用户的外动机(这点也很难)。”

智能可穿戴设备一旦与出门必带,用各种图像和音频提示提醒我们的智能手机整合在一起,就应该好好去破解我们懒惰又不知足的脑子。有人说企业主应该在全企业建立健身竞赛制度,这样就能引入健身追踪设备……然而,Patel和他的同事却说,这种类型的竞赛,只能够吸引办公室里已经相当活跃的健身爱好者们参加,然而真正需要屁股离开沙发的懒人对这种比赛还是没兴趣。

本文译自 The Atlantic,由 王大发财 编辑发布。

赞一个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