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9.01 , 11:02

孩子能不能在美术馆里乱跑?

[-]

你是不是喜欢在博物馆中静静思考,这时一群还在放暑假的学生有打有闹从你身边经过,是不是觉得很讨厌?博物馆里随处可见的推车里传来孩子们的阵阵哭啼和喋喋不休的问题——为了给他们精力充沛的孩子们找个释放的空间,家长们也很不容易。

现在的美术馆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人们毕恭毕敬一声不响观看画作的地方了。许多美术馆越来越受到有幼童的家庭的喜爱,有些美术馆还开发出了浸入交互显示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伦敦泰特美术馆都提供了适合儿童的各类艺术展和活动,两家美术馆都会他们的小小参观者给出了游览建议。

泰特美术馆在为家庭提供的游览贴士中写到:“在泰特说话也不要紧。”

从2012年起,谢菲尔德大学的副研究员Abigail Hackett就一直在研究公共空间的奔跑、舞蹈和跳跃等行为。她说这些行为可以提高四岁以下儿童的学习效率。热心的父母向2岁的孩子介绍起梵高和毕加索等绘画大师的时候是很耐心的,但是,根据Hackett的观察显示,孩子们确实学到了一些东西,不过不是画作, 而是美术馆本身。她说孩子们在美术馆的肢体动作产生出关于美术馆的特殊体验,孩子们真正记住的就是这些体验。

[-]

请你们安静一些

英国历史学家David Buckman说过:“美术馆是给人看的——安静的看。”

很显然,人们即便要点评看到的画作,在美术馆中交谈也需要很小声,而且一定不能有孩子们在美术馆里跑来跑去大声吼叫,也不能有人打手机、在有些人看来,甚至连博物馆里的检察人员对讲机里传出的声音都是不能忍受的。

身为美术记者和两个孩子的爸爸的Nico Kos Earle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博物馆的许多公共空间在孩子看来就是战斗的号角——博物馆应该和户外一样有孩子们到处跑来跑去。但是他说很多时候他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巴黎的美术馆里经常被斥责,他们最后干脆不去了。

英国画家Jake Chapman认为带小孩去美术馆,期望孩子们能理解像波洛克等画家的绘画的复杂含义,有这样心态的家长简直太过自大

2011年一份报告显示,自从各大国家博物馆免费开放后,10年间儿童参观政府出资赞助美术馆的人数上升了36%。

但是儿童终究是儿童,我们应不应该让儿童表现地像个小大人一样呢?身为评论家和作家的Julian Spalding表示:“乱跑不是参观,乱跑只会影响别人。”他认为只有当你停下来观看,领略了画作的视觉美,美术馆才能达到应有的目的。

小心处理

家长们也许认为美术馆应该开放儿童专区,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奔跑,不用担心打碎昂贵的艺术品,也不会遭到成年人的白眼。

Kos Earle认为这样的安排会让孩子们不再尊敬自己需要继承的文化。他认为孩子们需要学会表达敬意,也要学会适应环境,这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课。

也许更深层的原因来自于对孩子们杀伤力的担心,人们担心孩子会弄坏珍贵的艺术品。艺术品保管员Clare Finn说她觉得孩子们跑来跑去的同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艺术品是多么脆弱,其实不仅是文物,当代艺术品也同样如此。

但是我们最为熟知的意外损坏事件却不是跑来跑去的孩子造成的,这些意外恰恰是成年人造成的。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的三个17世纪的中国花瓶被一位游客撞翻在地,当时他正弯腰系鞋带。毕加索的画作《男演员》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时被一位跌倒的妇女撕烂,现在这幅画作周围加装了树脂玻璃。

随着越来越多的美术馆像许多博物馆一样,变得越来越为孩子们着想,想要静静地站着看画作沉思变得越来越难,我们是不是要在美术馆里张贴正式规定,规定孩子们的一举一动?还是像其他公共场合一样,允许孩子们跑来跑去?

其实博物馆里有孩子是件好事,因为他们自然天成的好奇心也会感染大人。

[-]

本文译自 BBC,由 王大发财 编辑发布。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