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1.05 , 00:04

为什么“空弹”也能伤人?

[-]

“shooting blanks”已经逐渐变成了美国式俚语,它的意思是:

1,射空枪(shooting blanks)

1)让你成为超负荷运行的 □□ 机器,但是精子质量不足以让伴侣受孕。

2)男方可能有不育的毛病,无法使女方受孕。将男性□□形容为枪,而射精则被形容为是“发射子弹”。射空枪是在枪里没有子弹的情况下射击,故将这种射精行为比喻为“射空枪”。

2,发空枪(shooting blanks)

指不小心发送了空白短信,一般在人们抱怨手机出问题时使用。

Source:Urban Dictionary

好吧,不管到底哪一个意思更常用,今天要讨论的都是它的字面意思——为什么空弹也能造成杀伤力呢?

在电影,戏剧中经常出现这种“将子弹换成空弹”的情节,不过它指的可不是《家庭教育之反思:官富二代为何命殒警方?!》(《新警察故事》)里的熊孩子阿祖:

[-]
[-]

因为,阿祖的枪里根本就没有子弹,何谈“换子弹”呢...

总之,我一向将这种没有子弹的枪想成是和发射BB弹的玩具枪类似的东西(@keep_beating:BB弹其实也可以伤人啊...)我头一次知道它们之中的区别是在一本年轻人看得解谜类小说上读到的——什么名字我忘了
-总之在书里面,没一群青少年中都有一个收到匿名信被勒索的,最后这几个被勒索的人都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协助了凶手完成一桩谋杀:第一个是被凶手要求给被害者送小纸条,让被害者在纸条上所写的时间在某个特定地点等待;第二个被要求去偷受害者父亲的枪;第三个被要求去买子弹,以此类推。当最后受害者倒下的时候(显然受害者是挂了,然后倒下),就在这时,圣母形象突然降临并称买子弹的那位少年已经将子弹换成了空弹。不过在射击时,凶手是把枪抵在受害人胸口上的,所以仍然造成了伤害,不过这几个少年就不科学地洗清了自己的罪名,人不是他们杀的。当时我读完这本书,觉得这个情节十分扯淡——不过现在看来,它不仅没有夸张,反而还有点没有叙述到位。空弹在和目标有一定距离时没有什么杀伤力,但是像在小说中这样,抵在目标之上射击 ,目标可能就会死亡。

[-]

为了理解“空弹”,我们必须要了解子弹的构造。为了使其有有效性,子弹和枪支中必须有某种东西能够产生火花,从而开始整个发射过程,而这种东西指的就是能迅速燃烧并产生大量气体作为子弹推力的燃料源。在过去,子弹是被分成各部分零件被放在独立包装里销售的。需要射击的人要自己进行填弹等工作。而在现代,现成的子弹里含有:一个光滑的外壳(上图中2),外壳里有燃料(上图中3)和导火线底火(上图中4)。同时,射弹(上图中1),即一颗质量较大的金属体,被放在子弹尖端,以防止燃料漏出。

子弹能够造成伤害的原因是它是由重且稠密的物质组成。在飞越过空气的时候,因为它质量大,密度也大,所以很容易保持最初的冲力,并且钻进人的身躯。将子弹头上的金属物替换成一个小纸团,或者一小坨棉花,它能造成的杀伤力也就相当于是棉花和纸团本身能制造的杀伤力——这也就是“空弹”的原理。纸团飞得越远,它的低密度小质量缺陷就暴露得越来越多,最后由于空气的阻力它会越来越慢,越来越低,最后还没飞多远就掉地上了。所以如果有人在几英尺外(至少1米以外)拿填有空弹的枪指着你,你完全就不用担心——除非你人品太差,子弹直接射到你眼睛里去了。

上面的空弹掉落在地上的画面是多么的喜剧,但是当枪被抵在目标身上时那可能就是悲剧了。这种空弹经常被用来拍戏,而电影的画面冲击力是很重要的,所以他们有时候会在空弹里装填更多的火药,然后将外壳的头部向内弯曲闭合,这样就算射弹是一个纸团,外壳也能将它牢牢“锁”在子弹内,让火药不外泄,气体产生的推力也更大。气体量越大,子弹发射时速度就越快,不过当它被射出枪支以外时,子弹的推力就会向各个方向扩展开,这是它就失掉了杀伤力。不过你把这种枪直接抵在人家的天灵盖上,那就相当于子弹没有机会接触到开阔的空间,因为枪直接和目标的颅骨连在了一起,而气体的推力又这么大,这时就算是纸团,它也能轻易爆头。

上面的悲剧确实发生过几次。在1984年,某电视剧中男演员知道自己的枪里上的是空弹和一些弹壳,所以他就肆无忌惮地在片场到处射着玩,最后还把枪抵在自己头上,扣动了扳机...幸好子弹中的火药不多,没有让它的整个头被轰掉,不过子弹造成的冲力也将它的一块头骨推到了脑仁里。这次悲剧之后,在其它一些电影片场里又发生了类似的事,甚至还有舞台剧话剧。空弹最初的目的只是用来制造戏剧性的火花和“bang!”,不过它们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各位蛋友们,虽然用上这个知识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大家一定要牢记在心,不要在关键时刻吃了没文化的亏还丢了小命...本文译自 iO9,由 keep_beating 编辑发布。

赞一个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