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厘头研究
动物知道自己会死吗
动物的死亡反应充满谜团。科学家通过对灵长类和昆虫行为的观察,试图揭示动物对死亡的理解。
黑猩猩Moni刚来到荷兰动物园不久就失去了她的宝宝。饲养员们甚至不知道她怀孕了。Zoë Goldsborough是一名研究嫉妒行为的研究生,她在动物园记录了几个月黑猩猩之间的社交互动。当时她发现Moni独自坐在她的圈舍中央,怀里抱着某样东西。Moni独处并不奇怪,因为她一直很难与动物园里其他14只黑猩猩相处。然而,当Goldsborough靠近时,她意识到情况不对。Moni怀里抱着的是一只刚出生的宝宝,而它已经不再动了。
Goldsborough急忙跑到饲养员们正在为黑猩猩准备食物的房间里报告所见。起初,饲养员们并不相信她,认为Moni可能只是在玩稻草。但当饲养员亲眼看到宝宝时,他们进入了圈舍,试图将宝宝从Moni手中带走。Moni不愿意放手,他们决定再等一段时间。
此时,另一只名叫Tushi的雌性黑猩猩开始靠近。Tushi是Goldsborough的最爱之一。几年前,她曾因攻击拍摄黑猩猩的无人机而闻名于世。更早之前,她也曾经历过一次流产。对于Tushi来说,看到Moni和她的宝宝可能勾起了她的记忆。接下来的两天里,她一直呆在Moni旁边,而Moni则抱着已经死去的宝宝。最终,饲养员与Moni发生了一场争执,宝宝掉落在地,而Tushi抢走了宝宝,拒绝归还。Moni非常激动,饲养员不得不将Tushi单独隔离开来,Moni则不停地拍打房门。
Goldsborough不确定如何解释这一行为。Moni似乎受到了强烈的母爱驱使,这种情感对人类来说十分熟悉。Tushi的反应则可能是她对过去经历的回应。然而,不确定的是,这两只黑猩猩是否真正理解宝宝已经死亡。她们可能错误地认为宝宝会复活。这揭示了我们对动物死亡反应的了解是多么有限,即便黑猩猩是我们在生命树上最亲近的邻居之一。
今年六月,超过20位科学家在京都大学召开了一次规模最大的比较死亡学会议,即研究动物如何体验死亡的学科。这个领域的研究虽然不大,但其文献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50年,亚里士多德曾记录过一对海豚在爱琴海中支持一只死去幼崽的场景,“出于同情,防止它被吞噬”。比较死亡学的大多数文献都是类似的轶事。有的像亚里士多德的描述那样简短,而有些像Moni和她的宝宝的故事一样,充满了细节,并发表在2019年《灵长类》期刊上。
科学家希望超越这些孤立的案例,去理解动物在失去亲人时内心涌动的情感。他们想知道动物是否也像我们一样被死亡所困扰。然而,研究存在诸多实际困难。他们无法采访动物(至少目前还不行)。他们可以监测动物的荷尔蒙变化,例如狒狒失去亲人后皮质醇水平会飙升,但这也可能由其他压力源引发。这样的数据并不能给我们呈现动物内心的哀伤,假如那真的是哀伤的话。
目前,最好的比较死亡学数据来自对野生动物或动物园圈养种群的观察。但即便如此,问题依然存在。那些对死亡反应最有趣的物种都具有较长的寿命,通常是非人灵长类动物、鲸鱼和大象。它们的群体很少失去成员,捕捉系统化的死亡反应数据通常需要数年的工作。
Alecia Carter 是伦敦大学学院的一位进化人类学家。她告诉我,她已经在波多黎各附近的Cayo Santiago岛上找到了一群超过1000只猕猴,这些猴子非常适合这种研究。它们高度社会化,通常可以活到15到20岁——足够长的寿命可以建立深厚的关系,但又不至于它们的死亡太少、太分散。作为研究的起点,Carter的一名研究生最近在那里度过了几乎一个夏天收集数据。结果只有11只猴子死亡。“对它们来说是个好季节,但对我们来说糟透了,”Carter说道。
人类为了追求这些研究,在潮湿的丛林中或动物园的圈舍里度过了几个月,甚至要避开粪便的袭击。毕竟,我们是对死亡充满执念的动物,自有记载的历史以来,我们就对死亡充满了恐惧。我们最古老的史诗文学作品讲述了吉尔伽美什王与死亡斗争的故事。他说:“死亡就在我的卧室里,不论我转向哪里,那里都有死亡。” 于是他踏上了寻找一种能赋予永生的植物的旅程。人类文化创造了丰富的象征性仪式,以在死亡之前或之后举行。超过1万年来,我们将失去的孩子埋入土中,用花朵围绕着他们。我们是忠诚的陵墓守护者、金字塔建造者,也是三响礼炮的发明者。我们为死者想象了许多种不同的来世——有的在天堂,有的则在地球上,搭乘着转世轮回的巨轮继续存在。我们让哲学家们分析死亡,给它加上各种精细的区分与附加条件,他们的定义现在已经长达1万字以上。我们甚至将自己的有限性投射到宇宙本身。科学家告诉我们,在最后的星系分解、黑洞蒸发之后,宇宙也将迎来它的死亡,而这一过程需要耗费数兆年。
这些复杂的人类死亡观念并不是通过基因代代相传的。它们在人类个体的心智中逐渐形成,而在我们的文化中,经过几个世纪的沉淀累积。人类儿童通常会在4至7岁之间了解到死亡不是一个暂时或可逆的状态,或者如果他们失去了亲人或宠物,这一认识会稍早形成。2004年发表在《认知》上的一篇论文指出,儿童在这个发育阶段会理解死亡是一个不可逆的失去。
在她的新书《装死游戏:动物如何理解死亡》中,西班牙哲学家Susan Monsó提出,许多其他动物可能也具备这种简单的死亡概念。虽然这似乎是常识,但由于我们无法进入动物的内心,我们很难确定。哺乳动物、鱼类、鸟类、爬行动物和昆虫都对自然界中的行为具有感知力。它们观察环境中的动作,区分无生命的物体和那些为了某种目标而爬行或游动的生命体。有些动物的行为甚至表明它们可能理解其他动物可以永久地失去这种行动能力。困难在于确定这些行为是否源于对死亡的概念性认识,还是仅仅是出于本能。
以白蚁为例。在京都会议上,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城市昆虫学家Qian Sun展示了一篇关于东部地下白蚁尸体管理行为的论文。这种白蚁可以在地底复杂的迷宫式巢穴中聚集超过一百万只。当工蚁在巢穴隧道中发现一只死去的同伴时,它们会根据尸体的状况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新鲜的尸体,它们会将其吞食;对于腐烂的尸体,则会进行掩埋。其他生活在拥挤环境中的社会性昆虫也有类似的行为。(亚里士多德曾提到蜜蜂会将死去的同伴搬出蜂巢。)但这些行为似乎并不是由死亡概念驱动的。白蚁的尸体会产生油酸,这种化学物质似乎触发了掩埋行为,许多社会性昆虫都有这种反应。当E. O. Wilson 将这种化学物质涂抹在一只活蚂蚁身上时,它的同伴们并没有思考这只还在挣扎的蚂蚁是否失去了行动能力,而是直接将它搬出巢穴,尽管它还在挥舞着腿部抗议。
黑猩猩可不是白蚁。它们的大脑复杂得多,能够处理死亡这样的概念,而且有证据表明它们可能会感受到类似于哀伤的情感。几种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已经被记录到在群体成员去世时会聚集在尸体周围。在许多情况下,它们会轻轻触摸尸体。这种聚集的场面通常会逐渐消散,死者的亲近者往往会停留得更久。Jane Goodall观察到一只8岁的黑猩猩在母亲去世后长时间守在她的尸体旁,最后也死去了。
其他哺乳动物也会围绕死去的同伴聚集。当长颈鹿这样做时,它们会用长长的脖子驱赶食腐动物。在印度,曾发现五只年轻大象的尸体上覆盖着树枝和泥土,有科学家认为这是它们被“埋葬”的迹象。京都大学的比较死亡学专家André Gonçalves则警告我,不要对此轶事过度解读。他说,这些大象的尸体是在一个它们可能掉进去的沟壑中发现的,树枝和泥土也可能是家族成员试图将它们挖出来时堆积上去的。
在她的书中,Monsó认为这些所谓的“哀伤反应”被过度解读了。她提醒读者,动物们生活在一个血腥的世界里,捕食者会在黑夜中突袭,或从高空中突然俯冲下来,用利爪发起攻击。
尽管一些动物表现出对死亡的行为反应,但 Monsó 认为我们不能轻易将这些反应视作对死亡的真正理解。她指出,大多数动物的本能和行为是为了生存,面对同类的死亡,它们可能只是回应环境中的刺激,而非具备人类对死亡的深刻意识。她认为,一些所谓的“哀悼行为”或许只是本能的反应,并不能证明这些动物真正理解了死亡的概念。
Monsó 的观点引发了更多对动物是否理解死亡的探讨。在许多案例中,动物会对死去的同类做出反应,表现出类似人类的悲伤行为,但她提醒我们要小心解读这些行为。我们无法确定动物是否真正理解死亡的不可逆性,或者它们只是对变化作出的本能反应。
然而,一些科学家仍然相信,某些动物可能具备简单的死亡概念。黑猩猩、大象等高度社会化的哺乳动物,尤其是在面对亲密个体的死亡时,似乎表现出一种特别的情感和行为,超越了简单的本能反应。比如,黑猩猩有时会花费数小时守在死去同伴的尸体旁,轻轻抚摸或注视它们,而大象则可能会反复接触或嗅闻死去同伴的遗骸,甚至在多年后回到遗骸所在地。
通过这些行为,科学家们尝试理解动物是否拥有某种形式的死亡意识。虽然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完全揭示动物内心的感受和认知,但这些研究仍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洞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非人类物种的行为和情感。
总的来说,尽管动物们可能不像人类一样拥有复杂的死亡观念,但它们的行为展示了某种程度的情感和对同类死亡的反应。无论这些行为是否源于对死亡的真正理解,它们都为科学家提供了进一步探索动物认知和行为的重要线索。
本文译自 The Atlantic,由 BALI 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