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印度改名“巴拉特”?土耳其之前也这么干过
概要:
莫迪政府似乎借G20峰会推广“巴拉特”(Bharat)这个梵语国名。但各国改名存在难题。“印度”源自英殖民时期,“巴拉特”更亲民,但改名来晚,全球已熟知“印度”。土耳其(Turkey)去年要求改称“Türkiye”,但英语国家接受程度不高。改名需要耗费资源,航空公司、顶级域名都需调整。“巴拉特”在印度也面临“印度斯坦”的竞争。1947年印巴分裂时就为国名产生过争议。一些非洲和亚洲国家独立后也经历过类似纷争。改名是敏感问题,但“印度”和“巴拉特”可并存,不需要强制世界各国使用新名称。给全世界一些时间适应这一变化是明智之举。
帝国的遗产:缅甸从Burma变成Myanmar,锡兰(Ceylon)变成斯里兰卡(Sri Lanka)。印度(India)会成为巴拉特(Bharat)吗?
穆迪政府似乎正在利用G20会议将该国重新定位为巴拉特(Bharat)。这个名字会被接受吗?
今年二十国集团峰会的东道国有两个官方名称:印度(India)和巴拉特(Bharat)。第一个名称是从该国前英国殖民统治者那里继承来的;另一个来源于梵语,散发着古老的神圣意味。因此,当一份致给与会嘉宾的晚宴邀请函上写着“Bharat总统”,而不是人们所期待和熟知的称呼时,社交媒体上立即引发了不小的讨论。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偏爱梵语称呼,他的核心支持者印度教民族主义者也是如此。的确,这个词在他领导的印度人民党中也多有出现。
在其他前英国殖民地,最近也有过相对较新先例的变化。缅甸(Burma)、罗德西亚(Rhodesia)和锡兰(Ceylon),现在分别正式称为缅甸(Myanmar,1989年)、津巴布韦(Zimbabwe,1980年)和斯里兰卡((Sri Lanka,1972年)。为什么印度不应该决定自己更偏爱哪个名称呢?
一个阻碍因素是,任何重新命名都来得太晚,印度的国际影响力早已确立。想让新名称流行需要付出一定努力。津巴布韦获得了帮助,因为其以前的名称与白人少数统治相关联。我仍会遇到一些人称斯里兰卡为锡兰。从缅甸改为缅甸也极为近期,以至于即使专家在两者之间也会绊倒。
一个典型案例:去年,埃尔多安总统宣布“Turkey”不再存在,该国正式名称为Türkiye。联合国表示可以,但让说英语的人采用新的名称就更难了。因为他们对该国的称呼可以追溯到乔叟时期。(彭博社的风格仍为“Turkey”)。改变可能代价高昂且复杂。土耳其航空公司已正式更名为“Türk Hava Yolları Anonim Ortaklığı”,但其英文网站并未反映这一变化。(其国际代码现为THY)。超过400架飞机似乎也未重新喷涂新名称。
对印度而言,正如一位X网友指出的,它期望拥有的顶级域名缩写(.bh)早就被巴林占用了。提到印度与巴西、俄罗斯、中国和南非的集团,一位X推特用户说:“如果印度改名Bharat,明年邀请的国家(阿根廷、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加入,那么BRICS的新缩写将是BARBIECUES。” 在类似脉络下,一些X评论员讽刺地说,“Bharat”也可能是莫迪试图与拥有缩写I.N.D.I.A的新反对党联盟对抗的尝试。
开玩笑很容易。土耳其人只是厌倦了他们的国家与北美土产火鸡联系在一起,后者的名字本来就是来源于“Türkiye”(因为16世纪它们都很外来)。尽管如此,训练外国人说“Tur-kee-YAY”(音译)可能会听起来过于欢快。
选择正确的新名称也是一个问题。在印度,“印度斯坦”(Hindustan)也有本地竞争,它也有自己的敏感问题,包括波斯语词源。“India”在语源上来自印度河,现在河的大部分位于巴基斯坦。如果莫迪决定抛弃“India”,他将打开一个古老的麻烦盒子。早在1947年独立来临之际,巴基斯坦创始人穆罕默德·阿里·真纳感到愤怒,因为英国人允许他的竞争对手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保留印度这个名字,使之看起来像是英属印度(及其巨大领土)的继承国。如果它的邻国成为Bharat,巴基斯坦能否声称“India”呢?南亚次大陆已经见过两个原分治组成部分在1971年独立战争后改名: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原本分别是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
的确,独立和分离通常使命名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在非洲,脱殖公投帮助确定了刚果共和国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名称,它们分别曾是法属刚果和比属刚果。后者多年也被称为扎伊尔。朝鲜和韩国用自己的语言自称不同的名称:朝鲜和韩国。然而,平壤称其邻国为南朝鲜,而首尔称其邻国为北韩。希腊反对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在独立后保留其名称,声称该名称属于希腊自己的一个省份。2019年,雅典通过协议增加一个方位词缓和了与新共和国的关系。尽管如此,北马其顿人仍对额外的音节感到非常恼火。
一个世纪以来,菲律宾一直在为其国名苦苦挣扎。它来源于“菲律宾群岛”(Islas Felipinas),是西班牙探险家以当时西班牙王位继承人菲利普二世的名字命名的。这是来自300年统治这个群岛的殖民势力的一种讽刺性遗产。几十年前,曾有人试图将该国改名为“Maharlika”,一个前西班牙时期表示贵族的词语。一些民族主义者对此热情高涨,但这个词语来源太过遥远,没有推广开来。菲律宾人转而使用有点俚语、稍带不敬意味的“菲律宾人”来描述自己。也许可以用这个词制造一个混成的国家名称,以反映该国的特点。
或者,这都无关紧要。或许勇气(和品牌价值,如果你需要担心品牌预算)更好的一面是对你的身份有信心,并使用你现有的名字,或者使用一组名称。德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Deutschland,但波兰人称它为“Niemcy”,法国人称它为“Allemagne”,中国人称它为“Déguó”(德国),丹麦人称它为“Tyskland”。德国人(曾经的东德和西德)无论怎么称呼都是非常德国的。Confoederatio Helvetica不是字体,而是瑞士的宪法名称,用拉丁文掩盖了该国的四种官方语言。这个阿尔卑斯山国家不大可能被误认为其他地方。即使西班牙人也知道苏黎世人和瑞典人的区别。中国不坚持要求非中文使用者称它为Zhongguo。你也不需要把日本称为Nihon-koku(除非你想这么做)。
事实上,土耳其人一直称自己的国家为Türkiye;而巴拉特(Bharat)在也被称为印度的国家中已经广泛使用。这些名称可以与世界其他地方的称呼共存。没有必要强迫普遍遵守。至少暂时给我们其他人一些时间来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