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什么是安慰剂
安慰剂指那些外表类似治疗形式但对患者的身体或大脑功能没有直接影响的活动或物质。它们可能包括吞服仅由糖组成的药丸,接受生理盐水注射,或使用假仪器,如类似针灸中使用的假针。
接受安慰剂治疗的一定比例的人通常会报告他们的状况有变化,如痛苦减轻、能量或意识增加,或整体健康状况改善,这些变化无法归因于药物或活动的物理性质。这称为安慰剂效应。
虽然这种效应可能会妨碍有效医疗治疗的探索,但如果使用得当,它可能是一个有用的工具来测试药品和其他健康疗法。
什么原因造成安慰剂效应?
为什么有些人会出现所谓的“安慰剂效应”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线索可能在于看似无关的不同治疗之间的细微差异可能带来不同的结果。
例如,许多研究表明,一种无效药丸的外观会影响我们对其对身体影响的印象,根据颜色作为兴奋剂或镇静剂。药丸的形状也是如此。它的价格和营销方式也会影响我们对其效力的感知。与过去相比,安慰剂效应似乎也在变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印象可能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异。例如,白人美国人倾向于认为白色药丸具有止痛效果,而黑人美国人则认为它们具有兴奋作用。
与疼痛相关的材料,比如类似刺毒碱叶子的叶子,反而可能产生不适感,这被称为“反安慰剂效应”。
在物质与生理变化之间没有可想象的化学联系的情况下,安慰剂最有可能通过心理层面影响我们对自己健康状况的感知。
换句话说,我们对一种治疗的印象(根据我们的文化传承)塑造了我们对其对身体影响的体验。
这可能包括一点经典条件反射,一种心理现象,解释为什么我们会将某种感觉或情绪与特定刺激联系起来,例如听到午餐铃声时感到饥饿,或在医院候诊室闻到消毒水时感到焦虑。
期待也可以决定我们如何注意身体。进行医疗仪式,如每天服药,可以让我们体验病情在改善,减少我们对疼痛的关注,因为我们正在采取措施治疗它,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向相对舒适的感觉。
激素和神经递质反应也可能直接通过获取“快乐”化学物质提高身心健康。一项2012年的研究发现,参与多巴胺降解的酶的变异也使人产生更强的安慰剂效应,暗示大脑奖赏路径在其中发挥作用。
安慰剂可以用来做什么?
安慰剂(placebo)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意为“取悦”。它在18世纪后期进入医学术语,指的是旨在满足不可治愈的病人而无需浪费药力充足的药物的削弱治疗。
到19世纪之交,这个概念开始被应用于医学试验的对照组。1799年,英国医生John Haygarth比较了用于“吸出”疾病的金属指针和木质安慰剂版本。他认为,如果病人对两种物品都满意,就不能声称那些昂贵的金属棒有什么特别之处。
如今,安慰剂仍被用于医学试验中作为对照组,以确定研究对象所体验的益处在何种程度上是试验治疗的结果,在何种程度上仅仅是安慰剂效应的一种特性。
这种效应本身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许多当代和传统医疗仪式和治疗方式似乎有效,尽管缺乏生物活性机制。
同样,反安慰剂效应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许多人可能会在没有明确原因的情况下对治疗(如疫苗接种)产生不适。仅仅知道可能的药物副作用就可能导致对治疗可容忍性的负面预期。
我们能将安慰剂用作一种医疗形式吗?
安慰剂通常在病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提供,或更常见的,在临床试验中,征得同意随机接受测试治疗或假治疗,但不知道自己接受的是哪一种。
从法律和伦理上讲,知情同意构成医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使医生对病人的检查和治疗采取开放诚实的沟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接受者知道他们的治疗没有活性成分或机制,安慰剂效应仍然会在一些人身上发展。
这可能避开了知情同意的顾虑,但提出了关于在成本、益处和机制还没有得到充分探索的情况下施行治疗的新伦理问题。
什么时候应该给患者开一粒糖丸而不是一种可能有助于改善健康和幸福的治疗?这该如何监管?一粒“假”药该收费多少,特别是当更昂贵的安慰剂往往更有效时?
安慰剂效应是复杂的心理后果。它的效果虽小但在医学中区分因果关系时非常重要。
或许最让人充满希望的是,它们是任何治疗的一个小小的、免费的额外益处,不论真假。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 BALI 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