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带状疱疹为何会提高中年人中风的风险
世界上超过 90% 的人的神经系统中潜伏着导致水痘的病毒。大多数人儿时出水痘时都是因为感染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ZV)。
出过水痘的人,有大约1/3的可能性,在数年后重新激活体内病毒并引起带状疱疹。
虽然大多数人都熟悉 VZV 引起带状疱疹的疼痛性皮疹,但即使没有明显的皮肤症状,也可能会发生范围广泛的其他并发症。
其中最严重的是中风,尤其是缺血性中风——当大脑的血液供应受到动脉狭窄或血块阻塞的限制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患有带状疱疹的人中风的风险比没有带状疱疹的人高约80%,并且在皮疹消退后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风险仍然居高不下。
脸上有皮疹的人中风风险几乎翻了一番,40岁以下的人中风风险增加了两倍。
这种持续中风高风险背后的机制大多是未知的。一些研究人员提出,动脉的直接感染可能是原因。
然而,VZV 感染的一些特征表明这不是全部。 VZV 感染的一个共同主题是慢性炎症扩散到原始感染部位之外,在检测不出病毒后(再次处于休眠),这种炎症可能会持续数周至数月。
在我们最近发表的研究中,我们发现 VZV 再激活会触发细胞囊或外泌体的形成,它们携带有助于血液凝固和诱发炎症的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的增加可能导致中风的风险增加。
外泌体是在全身细胞内形成的小囊泡或充满液体的囊。 它们就像行李袋,将蛋白质和核酸等货物从细胞运送到远处的组织。
外泌体(用白色箭头标记)可以将各种分子带出细胞。 (IBM Research/Flickr,CC BY-ND 2.0)
尽管外泌体对细胞间通讯等基本生物学功能至关重要,但它也可以在疾病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且是许多疾病的药物靶点。
我们想看看带状疱疹患者是否会产生携带参与血液凝固的蛋白质的外泌体,从而增加他们中风的风险。 因此,我们从 13 名带状疱疹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出外泌体,并将它们与从健康供体中分离出的外泌体进行比较。
当我们分析这些外泌体的内容物时,我们发现带状疱疹患者的凝血蛋白水平是健康样本的9倍。
此外,我们发现带状疱疹患者的外泌体在最初出现皮疹三个月后仍具有较高水平的凝血蛋白。
为了从功能上证实这些外泌体的内容物可以诱导凝血,我们将健康人的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的细胞碎片)暴露于带状疱疹患者或健康人的外泌体培养皿里。
我们发现,将血小板暴露于带状疱疹外泌体会触发它们聚集在一起,并与其他类型的血细胞形成聚集体,就像它们形成血凝块一样。
这些发现表明,外泌体可能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增加中风风险的潜在机制。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预防带状疱疹的疫苗 Shingrix 可供 50 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和 18 岁及以上的免疫功能低下的成年人使用。 然而,那些中风风险最高的人年龄在 40 岁以下,不符合 Shingrix 的资格。
由于水痘疫苗于 1995 年才在美国获得批准,而且当时成年人的接种率很低,因此这些人中的一大批人可能在儿童时期没有接种过水痘疫苗。
虽然接种水痘疫苗可显着降低带状疱疹的风险,但潜伏病毒仍有可能重新激活并引起疾病。
虽然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带状疱疹在感染期间和感染后导致中风风险增加的潜在路径的证据,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风险会持续多久。
纵向研究还将检查外泌体是否可以用作监测带状疱疹后中风风险的生物标志物。
同时,我们希望我们的发现可以为治疗开发提供潜在目标,并鼓励人们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https://www.sciencealert.com/theres-a-powerful-link-between-chickenpox-and-stroke-risk-we-may-finally-know-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