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9.19 , 13:08

意识解离:自我仿佛变成了自身的冷漠旁观者

生物工程、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卡尔·迪瑟罗特(Karl Deisseroth)博士说,有2%至10%的人口在一生中会经历被称为意识解离的神秘现象。

“这种状态通常表现为感到成了他人,仿佛以旁观者视角来体验自己的身体感知或思想活动。”

迪瑟罗特说,每四个经历过创伤事件的人里,几乎就有3个会在事件过程中或随后几小时、几天和几周内进入解离状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解离体验会在创伤后的几周内自行消退。但是,它也可能会发展成长期的、高度破坏性的症状,如伴随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其他神经精神疾病时。

因为没人知道大脑内部触发或维持解离时发生了什么,所以也不知道如何治疗它。“为了开发治疗方法,同时增加我们对生物学机制的理解,我们还需要更多探索。”

9月16日于《自然》杂志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里,迪瑟罗特和同事发现了解离状态的分子基础和脑动力学。

“这项研究确定了在明确定义的主观体验中起作用的大脑电路。除了潜在的医学进步外,它还提出了一个问题:'自我是什么?' 这在法律和文学上是非常重大的课题,甚至是接近终极的命题。”

新发现指出,对意识解离感而言,特定细胞组中的特定蛋白质至关重要——这可能导致针对诸如PTSD和其他疾病(如边缘型人格障碍和癫痫病)的靶向疗法。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进行了动物实验,随后在斯坦福综合性癫痫治疗计划中招募(1位)患有慢性癫痫的患者尝试实验疗法,从而确定了产生解离感的脑回路。患者报告说,每次癫痫发作前都有离解的感觉。(这种发作前的感觉被称为癫痫先兆。)患者将这种先兆描述为“站在飞行员的后面,看着他而非自己驾驶飞机”。

研究人员记录了患者大脑皮层的电信号,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电刺激,以确定癫痫发作点。于此同时,患者根据提问描述自我感受。

作者发现,每当患者即将发作时,它不仅会先发生解离性先兆,还会在患者后内侧皮质内产生特定电活动模式。活动特征是神经细胞以3赫兹或每秒3个周期的协同放电而产生的振荡信号。电刺激该区域时,患者会经历解离性先兆,但不会发作癫痫。

科学家们研究了氯胺酮对小鼠的影响。已知该药物可诱导人类出现解离感。当然,小鼠无法向我们描述感受。但是在正确的氯胺酮剂量下,它们的表现表明它们正在经历意识解离——对外界刺激的感觉感知与对感觉的更复杂的情感反应之间脱节。正常来说,如果把小鼠放到一个很热的垫子上,它们跑开后会舔舐被烫到的爪爪。但用过药后的小鼠则不会。

用光遗传学诱导解离行为

研究人员使用了光遗传学技术,利用光刺激或抑制神经元活动,诱导小鼠相当于人类后内侧皮质的神经元。研究人员发现,以3赫兹的节奏发送光脉冲可能会在无药物条件下,诱发小鼠的解离行为。进一步的实验表明,某个特殊类型的蛋白质(离子通道)对于生成3赫兹信号和小鼠的解离行为起关键作用。该蛋白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标。

更多信息:意识解离后的深后皮质节律,《自然》(2020年)。DOI:10.1038/s41586-020-2731-9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9-team-brain-circuitry-underlying-dissociative.html

赞一个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