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3.09 , 11:00

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炸毁巨型小行星来拯救人类

当科幻作品的情节描绘到地球即将被小行星撞击危在旦夕之时,总会有几位英雄飞到太空把巨大的小行星炸得粉碎,拯救全人类。

但是新研究表明,在现实中,炸毁一个城市大小的小行星所需的能量可能比曾经设想的要多。

先前科学家曾经使用电脑模型预测出成功炸毁一个巨型小行星所需要的冲击力。不过,近期由另外一个研究团队制作的新模型却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因为这一次,新模型增加了一个老模型忽略掉的变量:在小行星被击中后,它开裂的速度有多快。

通过更加仔细的观察小行星结构上小范围的变化,研究人员更清楚的了解到了在爆炸冲击后会发生什么。他们的新模型表明,即使在一次强有力的爆炸过后,重力也能够帮助小行星把自己的身体维系在一起,所以需要更多的能量才能将小行星炸得粉碎。

“我们曾经认为,物体越大,那么它越容易碎裂,因为越大的物体越容易产生裂缝,”研究文章的第一作者、来自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威汀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Charles El Mir在声明中表示。

El Mir说:“但是,我们的发现表明小行星要比我们以前想的要结实的多。”

至于他们的电脑模型,El Mir和他的同事们使用了和先前由其他研究人员创造出的电脑模型相同的方案:直径大约25公里的目标小行星被一个直径1公里时速18000公里/小时的物体撞击。

先前研究的计算表明如此高速度的冲击会将目标小行星撞得粉碎。但当研究人员测试新模型时,他们发现了一个不同的结果。科学家在文章中指出,虽然目标小行星受损严重,但是它的核心扛住了。

他们的模拟将撞击后发生的事情分为了两个阶段:一个是撞击后数秒内发生的,另外一个是数小时后发生的。在小行星被击中的一瞬间,数以百万的裂缝开始向内部伸展,模型预测了这些裂缝会从哪里以及如何在小行星中伸展。

但是小行星并没有四分五裂。相反的,文章的作者指出,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受损的核心的重力吸引又将这些碎裂的岩块重新吸附到了核心周围,结果就是虽然小行星支离破碎,但是没有完全被炸成碎片。(点击这里观看这个过程的动图)

霍普金斯大学威汀工程学院的机械工程学教授Kaliat Ramesh在声明中指出,虽然巨型小行星撞击地球极为罕见,但是诸如此类的电脑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来制定战略,让我们在未来或许可以抵御潜在的毁灭性撞击。

“当那个时刻来临之时,我们需要知道我应该怎么做,”Ramesh说,“像这样的科学成果对于帮助我们做出那些决策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译自 Live Science,由 Diehard 编辑发布。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赞一个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