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1.26 , 16:00

中国诞生出世界首批预先编辑过基因的克隆猴

去年这个时候,第一批通过细胞核移植DNA克隆出的灵长类动物登上了全世界的新闻头条。现在,中国的科学家更上一层楼——在克隆猕猴之前先行去除了猕猴的调控基因。

据研究人员称,克隆进行过基因编辑的灵长类动物对于医学进步有明显的好处。但是,在基因编辑婴儿之后,该领域的进展引发了人们关于道德规范上的焦虑。

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新近出生的5只猕猴幼崽拥有完全相同的基因,这些基因来源于从供体猕猴皮肤取出的成纤维细胞。

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携带了一个特定基因的拷贝——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供体中编辑过的BMAL1版本。

该基因通常用于制造调节蛋白,管理哺乳动物的某些生物节律。但是在重新编辑过的版本中,它失去了制造蛋白质的功能,导致动物表现出昼夜节律紊乱的症状,例如睡眠减少和夜间运动增加。

它们还表现出了焦虑和抑郁的迹象,以及类似精神分裂症的行为。

张洪钧研究员介绍说:“昼夜节律紊乱可能引发许多疾病,包括睡眠障碍、糖尿病、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因此,我们的BMAL1编辑版猴子可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使用转基因动物分析疾病是当今医学研究中的组成部分。科学家经常在小鼠、苍蝇和鱼类中打开和关闭基因来研究它们的生理机制。

同时,创建转基因的克隆体有助于减少实验中的变量。所有实验动物都相同,因此更容易发现到可能被遗漏的微妙信息。

我们直到最近才能克隆转基因灵长类动物,主要得益于我们对受精卵细胞受到压力时基因在表观遗传上锁定的方式,有了更为清楚的认知。

去年,中国神经科学研究所报告称,使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了2只长尾猕猴,克隆过程与1995年世界著名的绵羊多莉类似。

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些科学成就的代价是不可接受的。

英国记者Chas Newkey-Burden去年1月在《独立报》上评论道:“猴子们饱受折磨,在实验几天后就会死去。而学术机构的新闻官都不会告诉我们这些猴子宝宝的名字。”

这一次,该团队将325个克隆胚胎移植到65个代孕母亲的子宫中,最终得到16起妊娠和5起活产。

天平的一端是实验动物所遭受的痛苦与死亡,而另一端则是科学进步为我们人类带来的种种收益。那么,天平是否平衡呢?这对于伦理学家来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从动物模型上得到的结果不一定像我们预期的那样能够迅速直接地转化到人类生物学上,所以人们禁不住怀疑,是否值得为此杀死大量的动物。

然而研究人员反驳说,基因工程实际上可以解决更重大的问题。

“这项研究可以减少未来实验中所需动物的数量,”神经科学家Mu-ming Poo说道,他参与编辑母体猕猴的基因,并在克隆过程中做出了贡献。

“在排除了遗传背景干扰的情况下,寥寥数只携带疾病表型的克隆猴,可能就足以完成临床前试验。”

并不是每个人都同意上述看法。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Deborah Cao是动物福利、道德和法律方面的专家。她指出目前缺乏此类研究的国际指导政策。

“减少实验中猴子数量的最佳方式就是停止这种动物实验,”Cao告诉《新闻周刊》,“他们不应该继续构建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疾病模型,而应该为人类开发人类疾病模型。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 majer 编辑发布。

赞一个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