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艾滋病降临之时
这场流行病一开始带来的是困惑和恐慌。
credit:123RF
三十六年前,「HIV」和「AIDS」这两个词还没被发明。不过,被后世称作 HIV 的病毒已经在当时的纽约和加州存在了,困惑的医生还不知道病人为什么会死。在1981年7月,美国的主流媒体才第一次对这个新疾病进行报道,大家才第一次意识到这个谜一样的疾病。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来一窥,这起流行病最初的模样。
标题为「41位同性恋者身上的稀有癌症」的文章由 Lawrence K. Altman 所写,最初刊登在纽约时报上。在那时,有好多同性恋男性都死于此疾。他们的皮肤上会出现粉红小点,他们的淋巴腺会在死前肿胀。看起来像癌症——不过,这些症状在很多老年人身上也很常见。但在那时死去的人,都年轻又健康。医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清楚这个病会不会传染。
医生们后来了解到,这是癌症的一种,卡波济氏肉瘤( Kaposi’s Sarcoma)是一种「艾滋定义症状(AIDS-defining condition)」,这种症状标志着 HIV 病毒已经进入了晚期。在这篇纽约时报的文章刊登的前几个月,疾病防控中心报告了另一组病征—— 卡氏肺囊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和奇怪的癌症一样,也在健康的同性恋男性上发病,不过尚不清楚这些症状是不是有关联,也不清楚为什么会发生。
「事后来看,」2011年, Altman 写到「这起公告是艾滋病的预告,不过在那时,我们对我们的敌人知之甚少。」
在科学家想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时候,骚乱和恐慌也发生了。正如 Harold W. Jaffe 在 Nature Immunology 里的文章所说,一开始,大家还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新疾病。尽管当时的新病例里已经有直女和婴儿,「同性癌(gay cancer)」的说法已经谣传的越来越广。在同性恋社区内部可靠的信息也很少,Harold Levine 是这起流行病早起的亲历者,他接受了纽约时报 Tim Murphy 的采访。Levine 表示,自己是从朋友嘴巴里听到「同性癌」的说法。「那在我听说第二起病例的几个月以前,随后,事情就像水闸大开一样,大家都开始讨论了。」他说。
甚至在1984年,艾滋病的起源 HIV 病毒被发现以后,关于同性恋和静脉注射毒品的污名仍然影响了公众对于这场流行病的看法。许多同性恋者都隐瞒了自己的健康状况,里根总统也花了数年时间才公开了艾滋病和 HIV 病毒。同时,如 史密森学会的报导,错误的把空乘人员 Gaétan Dugas 当做「零号病人」,导致大家都认为他是把疾病带到美国的人。不过去年,在他死于艾滋病几十年后,基因研究最终洗清了他的冤屈。
现在,关于「同性癌」的说法已经被艾滋病或者 HIV 取代了,这个病并不限于同性恋者,也不再是不治之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至今共有三千五百万人死于艾滋病,到2015年,共有三千七百万人携带 HIV 病毒。
我们至今无法治愈艾滋病。关于艾滋病的污名仍然是防治艾滋病的阻碍。回顾这起流行病,我们能看见最初的恐慌,这也不断的提醒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译自 smithsonianmag,由译者 Dkphhh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给这篇稿打赏,让译者更有动力
@10 months ago
好久没看到过这么正经的文章了
@10 months ago
向我们这些处男就从不担心这些问题
@10 months ago
滑滑, 想说点什么? EDIT
@10 months ago
没记错 这个零号病人 在自己明知道得病的会传染人的情况下 还在与人约炮 因为这人 不管是对gay 还是对直女来说都很吸引人
@10 months ago
到底谁是0号病人呢?
@10 months ago
以前某涯上有一个帖子,一个人听说过阴滋病觉得很可笑,好奇想看看这帮人怎么回事,就找了一个恐艾有关的群加了进去
结果在这个群里待了好几天都没见有人提起有关的事,大家都是在天南海北地聊天
终于有一天他憋不住了,怯生生的问:请问这里不是阴滋病群么
然后群里当时就爆发了,所有人都开始对他冷嘲热讽……
@10 months ago
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一被子捂上,实事求是难于登天吗?
@10 months ago
不错的科普小文,学到了
@10 months ago
事实上,性传播依然是最主要传播途径,输血感染,母婴传染这都都是属于严重的医疗事故了,非常罕见,很多省份都做到连续多年输血母婴零感染,真正得艾滋病的九成九是性传播,虽然不应该把艾滋病污名化,但那些染上的基本都不冤。
@10 months ago
为什么不在所有确诊艾滋病携带者额头上纹个标记确保不会有不知情受害者呢?人道关怀就是个臭婊子。
@10 months ago
首页上主图又是躺着的不知火舞
@10 months ago
科普艾滋,不如顺便也科普一下阻断药物吧
@10 months ago
@谷恒條野: 这样会导致自暴自弃啊 更不敢去检查了 万一确认终身带个标识
@10 months ago
病毒可以让人类淬不及防。说不定哪天人类就全灭了。
性传播就叫污名了?就是因为思想落后,被歧视的才会隐瞒起来。偷偷传播。
@10 months ago
本人作为携带者,有一下几点亲身经历可供参考。
1:恐艾和学历素质无关。
2:肯定有人提“滥交”,“洁身自好”等词,希望你们想清楚它们的真正含义,道德层面和生理层面。道德的洁身自好是不会阻止你感染的。我见过经常419的,坚持戴套人家也没事。我也见过保持固定但被感染的,因为没带套,这个人就是我。
3:不管你信不信,我是被固定且唯一的伴侣感染。你可以保证自己固定,但你没办法确定对方是否只固定你一个。
4: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请坚持使用安全套。如果你觉得安全套无法阻止病毒,那我也没办法。
5:不要相信所谓的概率,没感染就是0,感染就是100%,没有中间状态.
6:HIV并非无法治疗,只是无法治愈。发现后不要惊慌,生活还长,坚持服药体检。
7:我发的东西可能会招来非议,但无所谓。我已经作为携带者平静的生活了4年,一点口水又算什么呢。
@10 months ago
奇怪的是,国人对爱滋病有种奇怪的敏感。 apple的爱滋红手机在中国变成了中国红。
@10 months ago
@smj:
爱滋病源于非洲猩猩,多半是某位非洲人兄不慎被猩猩的血液感染了,在感染了多位同胞后,经过交通渠道散出去了。
那谁是零号病人?个人觉得应该是上千年前的某位非洲人,本来只是减染到部落中的同胞,只是在全球化浪潮才大规模感染。所以应该永远找不到零号病人。
@10 months ago
讽刺的是艾滋病的“污名”在对提醒大家进行有保护的性行为方面倒没这么“有效”。只能说人类真是一种先干了再说的冲动生物╮(╯_╰)╭
@10 months ago
@谷恒條野:
人道关怀就是用来减低对方报复社会。保护更多人,包括你。
小时候听过,有人减染了爱滋后,由于身边的人只懂嘲笑,躲避他。心灰意冷的他用自己的血液污染针筒后,就在街上威胁路人,或直接刺到路人身上。而那些被他感染的人部份自杀,部份加入了报复社会行列。
@10 months ago
其实艾滋源头是怎么来的?是自身带病毒还是外界影响自身?不可能无端端就出来个病毒吧
@10 months ago
HIV血液传染现在不是主流了,主流的传播方式就是性传播和吸毒。
一个艾滋病人确实不一定是性滥交者,就像监狱里强奸犯也可能有被冤枉的好人一样。
@10 months ago
带套真是两难抉择。如果双方真能做到专一,确实可以不戴,问题是你管得住自己管不住别人啊!但如果坚持要带套,又显得是不信任对方,对方也会怀疑你是不是自己做了亏心事,这些疑心永远无法解释清楚,成为影响双方关系的隐患。一些人试图用不戴套来约束伴侣不出轨,只能说这些人很傻很天真,还是保护好自己吧。另外,很多直男自以为艾滋仅限同性,觉得自己不会有事,在外面玩从不戴套,结果染病回来又传染给老婆,这样的情况也不少。
@10 months ago
@Neptune: 所以这就是污名化的来源之一了,传染病得按传染病得套路来说,不按套路就是坑人,另外传播传染病也是犯罪行为。一团和气的掩盖污点,对被传染者不公平。
@10 months ago
0号病人,当然是珍妮啊
@10 months ago
艾滋病人的歧视不止来源于同性恋,艾滋病本身的无法治愈就是一种来源,我们强调要重视爱滋,但是这种宣传实际上会给听众带来对艾滋病人疏远的态度,加重歧视的表象。可我们确实应该重视爱滋,这很矛盾。
所以我们又一直宣传大部分接触不感染爱滋,但对这种已经被宣传成“致死”的疾病,作用很小。
@10 months ago
听说现在医学发达,只要发现的早,及时治疗控制,基本不会并发!!
@10 months ago
天涯当年有人谈到自己得尖锐湿疣,非常恐怖!
很难治愈!
@10 months ago
题外话,最近去医院,医生开药前要我抽血验肝,那我就说我在其它地方体检时好像没有说我有肝炎之类的,医生就说现在就职体检之类的不会透露是否有肝炎之类的,因为这是属于个人隐私。
回个头我想,万一就职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病,导致拖延治疗挂了,那不是坑了带病者自己吗?那时个人隐私算个屁啊!?
就像婚前体检,有些地方不会把两方的结果交给双方,导致配偶都不知道对方有没有病,那你婚前体检的意义何在?何况已经有过新闻,婚前体检的医生帮患有艾滋的新娘隐瞒,导致新郎也感染了,真是杀了那个医生也不冤。
@10 months ago
亲爱的,你还有我陪你走下去啊。我们在一起一年多了,我并没有感染上。哪怕有一天我真的感染上了,我也认了,我爱你。
@10 months ago
看了下评论真是什么人都有
@9 months ago
二年前发病(卡肺)吃糖二年 经历也不少 其余就不多说 最重要的是“我是艾滋病病人和同志 但我依然是好人”让我懂得了真正的珍惜和善待及感恩”只希望能少些歧视多些真诚的聆听 真正领悟“思想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