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
《蒙娜丽莎》是怎么被炒起来的?
[-]
馆长该把“Mona Lisa”的牌子全摘下来,推广别的作品。“Mona Lisa”只是一幅象征地位的画作而已。
——某Yelp用户对卢浮宫的点评
是不是有时候会觉得蒙娜丽莎很烦,批评它又会被认为不懂艺术?为什么只有蒙娜丽莎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画,而别的作品却不会被商家贴上咖啡杯?
网上到处都能找到对这幅达芬奇作品的细致赏析。但如果你觉得评论家都在乱吹,《蒙娜丽莎》最大的谜团不是她的微笑,而是她为什么那么有名。
其实丽莎成为丽莎的背后,还是有个带逻辑的原因的。一切始于一个作家和一个小偷。
过气作家点亮了“蒙娜丽莎”
许多小编写《蒙娜丽莎》的时候只会追溯到那个在1911年偷走它的小偷。但为什么盗贼佩鲁贾选择了丽莎?我们要问问19世纪英国著名批评家、作家沃尔特·佩特(Walter Pater)。
[-]
艺术批评家佩特(1839-1894)
通过一本《文艺复兴》(The Renaissance),佩特首次向维多利亚的子民介绍这场伟大的历史运动。他笔下的丽莎显得尤其出众。比如在这段华丽耀眼的文字中,他把丽莎比作一个永生的精灵:
“这个吸血鬼比围绕她的岩石还要古老,已经死过多次,暗知坟墓的秘密;她潜游深海,怀着着昔日的光辉;她与东方的商客交易奇异的织网。她成为了勒达,海伦之母;成为了圣安妮,玛利亚的娘;一切的一切对她像是里尔琴与长笛过耳。隅居这片璀璨中的她铸出了变幻的锋芒,眼睑与柔指也附上了颜色。恒久生命的华丽,卷带十千经历,度过沧桑;而崭新的精神锻造了人文的理念,唤出思想与生命的每一种形态。”
似乎很矫很腻,但人们喜欢这样的描写,王尔德就给了其崇高的评价。此后一代又一代的作家都描写了自己的丽莎——比如法国批评家泰纳。但对于英语世界的读者来说,佩特对丽莎的描述后无来者。
普通人很少再继续听到佩特的名字,但他的文字已进入了卢浮宫的官方介绍中。可这时的丽莎仅是出了名,没有成为至尊得让人不禁吐槽的杰作。1880年写卢浮宫的一篇文章更着重于刻画达芬奇的另一幅画作《最后的晚餐》,1900年卢浮宫介绍也没那么突出丽莎。1907年,想出名的人破坏了一幅安格尔的作品。1910年另一篇报道也只是将丽莎称作卢浮宫“第二有名的画作”。
19世纪末,人们已经开始探讨她诡异的微笑,20世纪初,甚至出现了丽莎又被秘密转移至美国的谣言。丽莎终究会带上无可置疑的名气,只是还没那么快。佩特给了她一个平台,而是一个叫佩鲁贾(Vincenzo Peruggia)的人将她带到了遥远地地方。
造就传奇的卢浮盗贼
1911年8月21日,偷走《蒙娜丽莎》的小偷本人成为了一个独行的神话。
偷走《蒙娜丽莎》的佩鲁贾。
但事实其实不能更为明了。前卢浮宫员工佩鲁贾向把丽莎带回她的祖国意大利。他说他视这个画作为民族的骄傲(钱也应该是考虑因素之一)。他走进博物馆躲起来,闭馆后把画作塞进外套下离开。人们在一天后才发现丽莎的消失。两年后,佩鲁贾在试图把画作放入佛罗伦萨一家画廊的时候才被逮住。
这两年,是丽莎活在了新闻标题里的两年。人们没能亲眼见到丽莎,但反复在书报上读到对丽莎的描写——他们知道佩特说过,这是史上最伟大的画作。甚至连《纽约时报》都开始加入了煽风点火的队伍,刊登了“丽莎从未被偷”这样的阴谋论报道。
在佛罗伦萨短暂展出后的丽莎于1914年回到了巴黎。她离开时是邻里谈论的女子,归来时成为了誉满天下的淑媛。世界各地的小编们欣喜欢呼,文艺亦或恶搞地四处宣扬丽莎难以置信的履历。达芬奇的这幅肖像的存在超越了艺术作品的本身——在许多人眼里,它成为了艺术作品的象征。
[-]
(Joe Parks/Flickr)
反思《蒙娜丽莎》
今天的丽莎,像是一个后现代小说中的玩意儿:“为出名而出名的名画”。她身上吸引佩特、佩鲁贾、和靠点击阅读为生的媒体注意的地方,对那些钦慕艺术的人们也充满了吸引力——神秘的感觉,无解的神态,以及达芬奇释放的永世光华。但如果你真的希望亲眼目睹某幅作品的斑斓能带给你崇高的艺术享受,愿你不要去打扰蒙娜丽莎。
本文译自 Vox,由译者 zzjeff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给这篇稿打赏,让译者更有动力
@2 years ago
我从小看到大。怎么也没能看到这幅画有什么伟大的艺术气息。
当年达芬奇把画卖给法国皇室的时候。我记得他们取名叫《无名妓女画像》。。。。。。
@2 years ago
一直以为我的审美有问题,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2 years ago
不是说这幅画是最早的一副画中人微笑的画作吗?之前都是面无表情的
@2 years ago
相信一点,现代艺术远远强于古代。
只是,艺术品拥有者,通常有钱有势,要给艺术品保值。
@2 years ago
一直憋着不敢说,结果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这样想……心中一颗大石头落地´_>`
@2 years ago
@景烽: 不敢苟同,你如何定义艺术的强弱?艺术的伟大在于它可以超脱地理和时间的限制。评价艺术的好坏既没有统一标准也无法精确量化。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艺术何来强弱之分?
@2 years ago
起码比梵高好点吧,放一千年以后要是没现在的艺术忽悠套路辅助,估计没一个考古学家知道这一堆大便一样的颜料涂出来的是什么玩意
@2 years ago
@dxd20: 梵高的画很容易理解了,你找个现代艺术馆进去瞅瞅,用不着一千年以后,现在你都不知道那画的是什么,要是没挂在艺术馆里,当垃圾扔了都正常。
@2 years ago
我觉得不错了,看有些超现实主义的、抽象主义画,差这个差远了好吧,比如毕加索的画我一直欣赏不来。
@2 years ago
我还是觉得文艺复兴的时候的艺术是人类的顶峰,就算一直对艺术无感,当在梵蒂冈看到“母爱”这个雕塑的时候,真心觉得米开朗琪罗技术厉害。
@2 years ago
我不懂艺术,我就是觉得达芬奇画得比其他人好看而已
@2 years ago
@景烽: 确实现代绘画从技法、材料到题材、思维都比古代绘画更进步探索更广。古代绘画更多是考虑到那幅画在当时突破性的价值。
@2 years ago
古羅馬古希臘的藝術還是很美的,中世紀在宗教打壓下一整個不能看;
現時的名畫很多只是因為歷史原因,質素算好但不至於名畫,例如這文章中的蒙娜麗莎。
有些更難看的宗教畫,就一個死板的小學生水平的人像,頭後面畫黃色的圓,那就是耶穌/XX神聖的人物了。
抽象藝術至少還有含意才畫成這樣,那些宗教畫根本就是水平不足……
@2 years ago
@dxd20: 梵高的作品本身都是有艺术价值和所谓的艺术气息的,是生动的画作,怎么能说是炒作的呢?
@2 years ago
@Sajo: 古代艺术品,被给炒起来的,丢掉的恐怕也不少。
@2 years ago
@ark12211: 达芬奇确实画的好,细节的勾勒和寄托的寓意是一般艺术家达不到的高峰。
@2 years ago
没给炒起来的……
@2 years ago
真好笑,不懂现代艺术,就说现代艺术是垃圾。你们对古典艺术又懂什么?还不是以为画得像就是好。
@2 years ago
想知道有些人是凭何资历和学识断言某一类艺术是垃圾?
@2 years ago
快来人给我盖上Walter Pater 的棺材板!
@2 years ago
@艺术价值几何:
你去看一下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很有趣的一本书,通俗易懂,一会就看完了,里面讲了这幅画的特色。
照你这意思四大名著没有一本让人一下子就觉得好的,何况很多人根本读不完。
@2 years ago
真不知道那些随意贬低达芬奇、梵高的人是怎么想的。自己看不懂的话就多学习一下,你真以为梵高的画就是随便涂抹?真以为蒙娜丽莎就是画得像照片?
@2 years ago
@艺术价值几何: 呵呵,其实绝大部分的名作在你我眼里都看不出什么艺术气息,不如说你我不懂艺术,也没系统研究过
另外据说原作近距离观看的质感(天鹅绒般的质感?)也与众不同,虽然没机会看就是了。。
@2 years ago
随着照相机的发明,过往人们绘画以还原为目的的意图开始改变。印象派开始出现,艺术作品开始注重想象力和思考力的表现,艺术大家开始勇敢尝试不同的风格与类型。这其中既有偶然又有必然。当对近代当代艺术风格有了一个时间轴的概念以后,就可以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轨迹,从而更好的欣赏当代艺术的美感
@2 years ago
有没有喜欢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的?他绝对是绘画天才
@2 years ago
不管怎么样,达芬奇是个天才。他就好像是一个会开刀的火箭设计师画的一手好画。
@2 years ago
@Sew: 课上老师教过,但不知道你最后这句是不是讽刺。。。
@2 years ago
@vivi@vivi: 很多画要在历史背景下看. 比如在当时用了透视法是当时的innovation, 有的时候用了当时新出的颜料, 那个颜料用得好… 这些在当代看起来多半觉得没什么, 但是那个画是有历史意义的
@2 years ago
@anonymous: 很多画家把自己调配颜料的配方当宝贝私藏的,在那个年代,有些矿物获取的途径确实比较艰难。。
@2 years ago
@smj: 嗯~忽然想起来蓬皮杜艺术中心还有个马桶呢,而且就是厕所的普通马桶~
@2 years ago
我更喜欢那幅《抱银貂的女子》
@2 years ago
背锅是媒体?挖坑才是媒体!
@2 years ago
@dxd20:
把你这段话中的梵高换成毕加索、马蒂斯,就值得点赞了。
@2 years ago
@vivi
不是水平不足,是当时禁止用细致的笔调描绘人体。意思是你知道这个东西是啥就行,方便洗脑就行,不能也不需要画得太像。
不然你以为宗教管制一放松,欧洲人突然就画得那么像是怎么回事?这方面没个千把年积累是不可能的,看看罗马时代的绘画就知道了。
中国没有这方面需求,几千年来画得人一样是异形生物,这才叫不会画。
@2 years ago
@景烽: 现代艺术是厉害,但那也是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才会有现在的成就。古代的艺术为后人举起了明灯,即使是几千年后,依然会有人从古人的智慧里汲取新的灵感。
@2 years ago
老师,马踏飞燕和立马滚蛋,哪个更好看?
@2 years ago
说起来有点下流…当我看到蒙娜丽莎的手时…嘿嘿…怎么说呢…我居然勃起了…
@2 years ago
@艺术价值几何: 《无名妓女画像》的来源是?
@2 years ago
这一幅画害了一个城
@2 years ago
怎么炒起来的?就和奥巴马其实是本拉登、法拉第比艾萨克强一百个哥白尼、我积压的比特币还能涨一样呗。
@2 years ago
以前我也没觉得这种画有什么特别的,后来在Google Art Project里,下了张100多兆的梵高星空……看了一眼我好想明白这种感觉了……
你们可以试着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