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学
自然之力:吃塑料的新型细菌
大自然再次打败了我们。它仅花费70年时间就演化出一种能够分解并吃掉PET(世界上最主要的塑料污染物之一)的细菌。
[-]
日本科学家从土壤和污水里收集了一些PET并对上面的微生物加以分析,成功发现Ideonella sakaiensis这种细菌的存在。它似乎仅靠PET生存,能够利用两种酶将PET分解。它肯定新近演化出了分解塑料的能力,毕竟人类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发明出PET这种塑料。
该团队希望这一发现能够让人类找到分解塑料的新方法。由于大量塑料被抛弃在野外,人们现在急剧需要分解塑料的新方法。2013年,人类制造出5600万吨PET(约占当年人类制造的所有塑料的四分之一),但仅回收了其中的220万吨。
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的Kohei Oda表示:“全球范围内,大量PET累积在生态环境中。因此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能够分解PET的微生物非常有用。”
缓慢而稳定
那么细菌如何分解PRT呢?首先,细菌会利用藤蔓一样的线状物攀附在PET上。接着它们利用两种酶将PET分解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这两种物质正是制作PET的原材料且对环境无害。最后细菌会消化这两种物质,意味着它们能够帮助人类摆脱塑料污染。
它们将PET分解为起始原料的能力也为人类提供了回收新策略。但这一过程耗时太久,在30摄氏度的温度下,一块指甲盖大小的PET需经历六周时间才能被完全分解。Oda说:“我们必须提高细菌的能力,再次遗传工程会很有用。”
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的Uwe Bornscheuer透露,人们可以将细菌体内控制合成分解酶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这类快速生长的细菌中。假如大肠杆菌能够留下一级分解产物对苯二甲酸而不是吞噬它,那么回收PET将具有不错的实用前景。
Bornscheuer表示知道自然演化出了PET的天然吞食者之后,科学家们深受鼓舞,毕竟塑料在自然环境中累积的时间仅70年。到目前为止,人们只发现几种能够降解PET的真菌。他说:“我确定我们能在自然界中找到更多能够降解其它塑料的微生物,这不过是搜寻策略和像日本科学家一样的耐心问题,他们将搜索范围缩小到一种细菌上颇费心思。”
本文译自 Newscientist,由译者 肌肉桃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给这篇稿打赏,让译者更有动力
@2 years ago
散播开来的话,今后的塑料制造企业岂不是惨了?塑料还没变成垃圾,也被吃了。
@2 years ago
当以后有技术可以将这种细菌移植到肠胃后……
吃吃吃,整天就知道吃
你知道什么,我这是在为地球环保做努力
@2 years ago
@Arch: 吃淀粉的细菌多了去了,也没见面粉厂倒闭啊。
@2 years ago
乙二醇这玩意不是有毒吗?怎么成无害的了?
@2 years ago
我以为还加个咆哮就斩杀了
@2 years ago
你真觉得苯二甲酸和乙二醇无毒无害吗
@2 years ago
面神:人类作死快作够了,做点细菌帮帮他们
@2 years ago
大家不用保护环境哦!出了问题大自然回来铲掉的!
(当然方法之一就是给你铲掉了:-) )
@2 years ago
这叫什么大自然打败了我们,这明明是大自然救了我们嘛
@2 years ago
那就是说,以后超市塑料袋又可以免费了吗
@2 years ago
自然之力不是全体我方角色在本回合+2攻击力吗?
@2 years ago
实用化的话,科学家肯定会加以限制的,比如需要催化剂、高于环境温度的高温,又或者暴露在紫外线下灭活的改造等等。
@2 years ago
既然已经有酶了,那么为什么不把酶提取出来加上ATP大量的分解塑料呢?
@2 years ago
说不定很快也有几分钟灭光全人类的细菌病毒什么的
@2 years ago
以后碰女朋友前要仔细洗澡了………
@2 years ago
@untitied:
那是咆哮,自然之力是我方全体随从获得亡语,召唤一个树人的那个
@2 years ago
早于人类千万年合成原油,大自然又次打败了人类。
@2 years ago
僵尸要来了吗?
@2 years ago
以后套套是不是要改成金属材质了。。。
@2 years ago
锅盖儿推出“3000元极速借款”活动!全国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借款 200-3000元+,将免去线下审核环节,即可第一时间满足借款需求!
@2 years ago
嬷嬷
@2 years ago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又名“甘醇”、“1,2-亚乙基二醇”,简称EG。化学式为(CH2OH)2,是最简单的二元醇。乙二醇是无色无臭、有甜味液体,对动物有毒性,人类致死剂量约为1.6 g/kg。乙二醇能与水、丙酮互溶,但在醚类中溶解度较小。用作溶剂、防冻剂以及合成涤纶的原料。乙二醇的高聚物聚乙二醇(PEG)是一种相转移催化剂,也用于细胞融合;其硝酸酯是一种炸药。
@2 years ago
对苯二甲酸,又称p-苯二甲酸,是产量最大的二元羧酸,主要由对二甲苯制得,是生产聚酯的主要原料。常温下为固体。加热不熔化,300℃以上升华。若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可于425℃熔化。常温下难溶于水。 主要用于制造合成聚酯树脂、合成纤维和增塑剂等。
@2 years ago
上帝觉得是时候出手了,不然这帮子人类会把自己玩死的
@2 years ago
@hffjhfhgf:
他的担心根本不多余,你既然能想到淀粉,怎么不想想塑料如果也像面包馒头一样容易变质的话,对现代社会会有多大危害?
@2 years ago
@hffjhfhgf:
不说别的,你电脑用了半年主板被细菌吃了,感觉爽么?
@2 years ago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什么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类自己造成地~~~
@2 years ago
回家赶紧把大米从乐扣里倒出来 把攒的购物袋放里 机智如我
@2 years ago
怕这种细菌扩散吃掉电脑主板?以后的主板可能自带荧光灯之类的杀菌装置,或者不再像现在这样用塑料制造了呗。可以考虑用碳化硅纤维做基材,航天飞机上也在用这个做隔热瓦。中、美、法都在做。只是目前成本很高吧。
@2 years ago
有没可能是实验室跑出来的
@2 years ago
卧槽,说好的200年分解呢,就这样被大自然刷新了?看来人类naive
@2 years ago
@Arch: 想多了,自然界能消化纤维素的细菌不计其数,木制品和衣物(植物纤维的那种)依然不受影响,正常保养的东西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毕竟塑料不像单糖那么易于消化,能像木头那样就很幸运了
@2 years ago
打败这个词,如果人类获胜下场应该是全灭
@2 years ago
这将是一个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