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k
为啥英语11是Eleven,而不是Oneteen
[-]
英文中的数字一般来说是很有逻辑的。从21( twenty-one)一直到99(ninety-nine),规则是一样的:先说十位数,然后跟着个位数。但是10到20就不同了。不仅仅是十位数(teen也是从ten演变来的)在个位数之后(比如17不是teen-seven而是seventeen),而且11(eleven)和12(twelve)则完全没有规则可言。
eleven 和twelve来自古英语单词endleofan和 twelf,再往上追溯就是ain+lif和twa+lif。那么这个-lif是什么意思呢?词源学家们猜测这来自“to leave”(离开)。ainlif就是“one left(after ten)”(离10一位),twalif就是“twolif(after ten)”(离10两位)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我们不用threelif,fourlif,fiflif,sixlif然后往下呢?答案跟历史上数字系统的发展有关。很久很久以前,当数字一开始出现时,大多数人是无法区分十以上的数字的。实际上,一些原始文明的语言里只有一,二和很多。所以10以下的数字先出现,然后在用-lif衍生出更大的数字。
可能曾经有过threelif,fourlif这样的系统,但是11和12 在日常生活中用的比较多。很多数字系统都建立在12的基础上,因为12可以被最多的数字除尽,还因为你可以用拇指数完其他每根手指上的3个关节。我们用dozen(打)这个单词就因为12非常有用。如果11和12 被用越来越频繁,那么它们的形式就会固定,无论其他系统如何发展。
可以把这个理念延伸到其他数字。像十的倍数就有不规则的发音(twenty,thirty和fifty,而不是twoty,threety和fivety)因为我们日常用这些数字的情况比two hundred,three hundred and five hundred的情况要更多。Thousand是个历史有机的单词,但是它原来的意思是“一大堆”,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但是是个非常有用的概念。我们用的最早,最多的词,也就是后来最不规则的单词。
所以最简单的回答就是,我们在用“十后加一”和“十后加二”这个系统很久之前,我们就有了专门描述11和12 的单词。它们比其他更大的数字更好用,于是我们说的更多,它们就成为了习惯表达。
本文译自 mentalfloss,由译者 许叔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给这篇稿打赏,让译者更有动力
@2 years ago
为什么四不是4横。。。
@2 years ago
讲半天白讲系列
@2 years ago
为什么没有一万说十千
@2 years ago
跟我们博大精深的汉语比,弱爆了,文言文知道吗,太复杂,今天第一次学,终于知道中国为什么如此强大了,作为中国的新兴00后,我无比自豪
@2 years ago
@RoyChan: 亖
@2 years ago
其实就是原始的12进制啦
@2 years ago
@王日天: 点××之前还想了想是不是黑的小学生 不过最后还是点了
@2 years ago
“What’s your name?”
“I am Qunimei·Jiu·Nimashiduo!”
@2 years ago
@RoyChan: 四个横“亖” 也念“四”
@2 years ago
@王日天: 我看你吃屎吃得很自豪,好好的活在梦中吧,傻叉
@2 years ago
@RoyChan: 亖。。。
@2 years ago
@RoyChan: 如果真照你这么说的话那么写亿字的话就累死人了
@2 years ago
@王日天: 黑得无聊。
@2 years ago
在北美生活发现他们比如1200不说一千二,他们说twelve hundred. 50万叫half million。其实还有可能英语本来也是十六或者十二位进制,例如法语就是16进制,90他们说quatre-vingt dix,4个20加10,数起来相当带劲
@2 years ago
为什么多收了三五斗,不是三六斗?为什么年方二八,不是年方三六?
@2 years ago
半斤八两
@2 years ago
@noname:
one thousand two hundred 明显比 twelve hundred长,我也懒得说。
但是说five hundred thousand的人大有人在,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刻反应过来那是half mil
@2 years ago
@王日天: 希望你这份骄傲能一直保持下去,不要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
@2 years ago
@Alt-F4: 哈哈哈哈笑喷了,居然真的有这个字。。。有没有五横六横神马的。。。
@2 years ago
英语里一万似乎就是十千啊。古汉语好难学,感觉和英语差不多麻烦,读起来就感觉像外语……
@2 years ago
難道只有我用拇指去數了那12個指骨?
@2 years ago
讲道理,数字系统和德语是一样的……
@2 years ago
good gooder gooodest.
多顺啊,它咋就不对呢? --某初中同学语
@2 years ago
@noname: holy shit!打死不做法国人
@2 years ago
我好像理解了:1生2,2生3,3生万物
@2 years ago
法语老师当时就跟我们说嘛,Chinese makes it very logical.
@2 years ago
蠢货们,没人告诉你们丫们原来用12进制
@2 years ago
@兔子:
d没有双写
@2 years ago
介绍个小知识:印度数字被阿拉伯人带到欧洲时,没人愿意用,主要因为[阿拉伯数字]太简单了,你只要在账本上涂改一笔,数字就完全不同;另一方面因为简单,穷人很容易就能学上手,这让知识分子很不高兴,这是个饭碗问题(佛经、技术书籍都有这种问题,故意复杂、故意翻译得拗口)。所以1234567经历了很久才逐渐推广。你们也能看到现在各国原本的数字表达方法,其实依然很复杂。你们嘲笑法文数字?你自己动手用中文繁体写一万二千三百四十来看看?
@2 years ago
@王日天: 黑00后吧😂,基本上什么语言有了年头都是博大精深的
@2 years ago
@梁兵: 那个不叫繁体,叫大写,专门用同音字来记账用并延续至今的一个传统,据说还是个皇帝发明的。毕竟一二三亖也很容易被人涂改。
百度百科——顾炎武考证说:“凡数字作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制字。”
信不信随便啦。
@2 years ago
@梁兵: 不是因为简单,而是因为难。罗马数字里没有0的概念,当时社会不需要,欧洲人也接受不了。而且阿拉伯数字的计算需要用纸笔写下来,那个时代纸很贵。。。
@2 years ago
@王日天: 说吧你和姓赵的什么关系
@2 years ago
半斤八两,古时候的一斤为十六两,所以自然而然的半斤就是八两。
二八佳人和年方二八,不是说28岁,而是十六岁,十六岁成人。是女生最好看的时候。所以是二八佳人。
至于三五斗,只是个虚数,就好像块八毛,等等。
@2 years ago
@rickary: 是因为简单,而不是因为难。数学概念对任何民族都不会是难的,如果零是这么难以接受的概念,怎么阿拉伯人自己就从印度人那拿过来到处用了呢?这其实都是看商业发展到什么水平,推动数学发展和封闭地方数学的一直都是经济利益。罗马数字,比如DCCCLXXXVIII,一个三位数,跟其他民族的“数”一样,记账时安全系数比阿拉伯数字高,但真要说节省计算时间节省纸?不见得吧。
@2 years ago
可算找到当年痛恨这几个难背的单词了,我要早20年看到这种词根 语境解释的结果,少死多少脑细胞呗?
@2 years ago
@noname: 老大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法语这个叫20进制……中国人数数只用手,所以是10进制,欧洲人祖先手脚并用,所以是20进制
@2 years ago
你信不信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不信。
@2 years ago
@梁兵: (1)零打乱了罗马数字的逻辑,加一个“nothing”,数字就扩大了10倍,普通人无法接受。(2)中东人在9世纪开始学习,11世纪开始广泛使用。欧洲学者在13世纪初将其引入,民众在15世纪时采纳。不算慢了。(3)的确是为了经济利益。因为方便,银行家很早就开始使用。但为了避免造假,各个城邦陆续将其禁止。(4)对民众来说,古罗马算盘在那时候已经被使用了1000多年,根本不用纸,而且数位不多的计算非常迅速。
@2 years ago
英语有个eleven和twelve就高潮了?
法语数字梗我觉得已经没有再拿出来提的必要了。
@2 years ago
十二个星座 一年十二个月 白天和晚上各十二个小时
西方为了方便历法和计时肯定也得十二进制么
@2 years ago
“一些原始文明的语言里只有一,二和很多”。看起来中文保留了这个习惯,三确实可以代表很多
@2 years ago
@RoyChan: 汉字的数字唯一溯不到来源的是五。
@2 years ago
@ekafon: 多收三五斗,是因为单数好念,而且不表示确切数量,只是文字上多收了一点儿的文学化写法;
年方二八 有说法是 来自 瓜 的分开,破瓜之意(表示怀疑?不过以古代文人的节操似乎可信),二八似乎专指年轻女子,年方三六什么的也有,但基本是说男子,而且用的不多
@2 years ago
@havc: 三六比二八大啊,古代女孩十六正当年,十八算大龄了!
@2 years ago
法国鸡为何战斗力只有渣渣5,还不是说话太绕口,炮兵打一炮喊标数,比其他人多说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