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厘头研究
挑剔的巨人猿:改食谱?毋宁死
[-]
根据科学家的最佳估算,被称为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的巨人猿身高9英尺(约2.7米),重约1000磅(约453公斤)。大约10万年前,它们生活在现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大陆地区的亚热带森林中。
但经历更新世时期大规模的冰川纪,地球上的森林变化成草地,巨人猿的主要食物来源水果供应出现短缺,由于某种原因巨人猿并未适应。根据新的研究,巨人猿拒绝像其他猿和早期人类物种一样在食谱上加上什么草啊、根啊和叶子啥的,于是倔强地巨人猿灭绝了。
20世纪30年代,欧洲科学家首次遇到巨猿的牙齿化石,巨大牙齿标本在中国的药店当作“龙牙”售卖。1935年,它们被鉴定为一个物种,立马电影界就出现了虚构的巨猿金刚,成为轰动一时的电影角色。
发表在最近一期《国际第四纪》杂志上新研究中,由图宾根大学(Tübingen University)的Herve Bocherens领导一队德国研究人员检查了所有已知保存下来的化石,包括数以百计的牙齿以及四个局部下颌骨。这些遗骸并不足以让科学家们认定这种动物是用双脚走路还是四肢行走,也不足以确定它们身体比例的具体情况。虽然他们知道巨人猿的现代近亲应该是黑猩猩,但是并不知道它们的皮毛是红金色还是像黑猩猩一样的黑色。
[-]
通过分析牙釉质的碳同位素,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巨猿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可能还不喜欢吃竹子。(这与2011年中国团队的发现相悖,中国的团队研究认为巨猿以竹子为食,后来该植物大规模死亡,也造成了巨猿的灭绝。)德国研究员们还发现巨人猿不会偏移它们的森林栖息地,即使它们身体对于爬树和在树枝间摆荡太笨重了。
为了生存,巨猿需要吃大量的水果。冰河世纪导致气候变化,地球上越来越多的的森林转化为草原,这简单的饮食引起的问题。其他猿类和早期人类有着类似的牙齿能力,将草、根和叶子也增加到了饮食中,而巨猿因为某些原因未能这样做,,科学家们现在也仍不清楚。正如这项研究的作者指出:“巨猿可能没有相同的生态适应性,也可能是缺乏生理抗压能力和抵抗粮食短缺的能力。”
当食物减少时,它们这种大块头想要活下来并不容易,在气候变化后它们灭绝了。然而,除此之外,科学家们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它们挑剔的饮食习惯是不是可以用基因来解释,或者说巨人猿其实适应了变化但却由于其它原因灭绝了也说不定。
本文译自 History,由译者 杨二姐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给这篇稿打赏,让译者更有动力
@2 years ago
根本就是吃不饱饿死的
@2 years ago
真的只是挑食吗?似乎大家伙更加不耐饿
@2 years ago
后来有些开始吃肉了,就进化成了人
@2 years ago
巨大牙齿标本在中国的药店当作“龙牙”售卖………..
@2 years ago
药店是个好地方
@2 years ago
“根据新的研究,巨人猿拒绝像其他猿和早期人类物种一样在食谱上加上什么草啊、根啊和叶子啥的,于是倔强地巨人猿灭绝了。”
然而,当时生活在亚洲,杂食,智商还高的古人类——直立人也都灭绝了,冰川期不是闹着玩的。
@2 years ago
放在水果如此之贵的今天也会灭绝的
@2 years ago
倔强地在什么地方
@2 years ago
我觉得竹子+类似大地懒的发酵肠是正确的。如果跟其它猿人一样是杂食的消化系统,说水果短缺导致灭绝就有些强行解释了。
@2 years ago
体形那么大就吃草 根 叶子无法维持生存需要的热量才是灭绝的原因吧 ! 挑食你麻痹呀挑食!
@2 years ago
就看看现在有没有生活在森林中的大型群居动物吧…冰河期后,林地生态系统根本就支持不了这个能量
@2 years ago
那也就是说小时候看的“世界未解之谜”啥的里面讲的那个,“巨人骸骨”估计就是巨人猿?
@2 years ago
@小编灵车漂移: 梁龙也只吃草,梁龙十几吨重,二十几米长……吃素吃荤不影响大体型动物能不能获得足够的热量,有没有的吃才关键
@2 years ago
@小编灵车漂移: 讲道理像你这样这么喜欢喷人的人,一会儿“你麻痹”一会儿“小编灵车漂移”,真是不知道你爸妈怎么教的你
@2 years ago
水果多 随便吃的好日子持续太久导致基因单一化, 没有各种变异亚种, 一下子进入冰川期当然就死光了
@2 years ago
其实他们是集体迁移到了卡西克星球,自称为伍基人。
@2 years ago
水果和草虽然看起来都是素,但是水果是容易吸收的果糖,草呢是纤维素他怎么消化
@2 years ago
@Aule: 还是要看能不能消化吸收,胃部不能消化吃了也没用
@2 years ago
哈哈,才发现煎蛋竟然介绍过巨猿Gigantopithecus。年初迪士尼的“奇幻森林”里,那只巨大的猿“路易王”就是这个品种,它甚至在歌词里自称“I, a Gigantopithe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