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
来,听一听霾
[-]
关于北京空气污染的头条新闻我们见过不少,平日里灰蒙蒙的天空中的空气污染的照片也屡见不鲜。然而Brian Foo用更让人感同身受的表现形式让远方的人们感受到了北京的空气污染:他将雾霾的数据转化成了音乐,让我们用听去体验着浑浊的空气。
Foo说自己想让听者一种情感反馈,让他们对北京居民经历的或长或短的空气污染水平有切身的理解,希望通过音乐模拟出被雾霾缓缓包围下人的内心感觉。
这首歌使用了九寸钉乐队的歌,记录了北京过去三年里的颗粒物污染变化。歌曲的每一拍都是根据新一天的空气污染数据得来,音乐视频中通过不同的点显示出雾霾水平的在空气质量图表上的具体位置。只要超过每立方米50,就意味着空气对健康有危害,这个音就拖得更长,点停留时间越久。
Foo 说:“随着颗粒物越积越多,歌曲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乐器。污染达到最高水平时,歌曲本身被洪水般的乐器声音盖过。只有接连几天空气质量达到优或者良水平,歌曲中的人声才能清晰可辨。之所以用这种表现手法,是因为单单一天的严重污染一般来说不会影响人的健康,但是持续生活在这样严重的污染中就会。”
[-]
Foo也编过以纽约地铁反应收入不公现象的音乐,还有以癫痫发作的儿童的脑电波为基础创作的音乐,Foo觉得用这种音乐表现手法是一种感受中国污染的新视角。
“我觉得音乐在情感层面上联系彼此的作用很强大,对于一些重要的社会环境问题,音乐是很好的媒介,因为歌曲能直观地发自内心地让人们体会到这些问题给人类造成的影响。歌曲能很快速地传播理念。”
在他制作该音乐系列的过程中,他意识到了北京的空气污染有多严重。
“我以前知道这里的污染很严重,但我不知道居然有这么严重。空气质量指数极限值500,好几次都爆表了,达到推荐标准的天数几乎没有。只要我一听到这歌,我的心跳的都要稍微快一些。”
本文译自 Fast Coexist,由译者 王大发财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视频无法上传,点击Via即可观看
给这篇稿打赏,让译者更有动力
@3 years ago
来一听雾霾。。。还以为做成饮料了…… – –
@3 years ago
我想听一下,求链接
@3 years ago
听到耳洞蓄满耳屎
@3 years ago
一楼吃货
@3 years ago
洋鬼子就是矫情,大不了少活个十来年、多去些医院嘛,值得这么大惊小怪的?
@3 years ago
听,霾哭的声音♫
@3 years ago
听完了.. 意外地带感
@3 years ago
nin已经暴露了作者有多low
@3 years ago
雾霾可以迷信的理解成一种怨气吗?
@3 years ago
阴魂不散
@3 years ago
光呼吸还不够,还要听。最后我们还会做雾霾套餐。
@3 years ago
帝都还有和污染值之一样的高房价,你也做个音乐吧?
@3 years ago
是谁用雾霾弹奏一曲……
@3 years ago
@百米之外: 标哥打包成罐头,免费送给老区的人民感受首都的厚重文化气息。
@3 years ago
类似敲打凳子板面的声音….
@3 years ago
听~~霾哭的声音。。
@3 years ago
这应该也算中国一种防止人员过度北漂的手段。
@3 years ago
不仅做成了可穿戴设备,而且还做成了音乐,下一步我们即将将雾霾做成可食用物品。我觉得是时候做个雾霾创业产业了,绝对比小米公司插头项目赚钱
@3 years ago
怎么听?
@3 years ago
“如果有来世我选择出生在北京”
@3 years ago
@精进猫王:
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为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陶醉,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
来,麻木的看客,满吸一口这味厚色正、回味绵长的霾,愿你和你的家人、后代珍惜这份上天的馈赠,世代不断的吸下去。
@3 years ago
@我看还可以:
哈哈,说到小米插座,尼玛,那三孔和两孔组合在一起,叫我怎么用。。。
@3 years ago
霾太大,我听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