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学
雄性海绵等足虫的三种交配策略:霸道总裁/伪娘偷吃郎/存在感弱爆的小侏儒
[-]
雄性总是不惜一切代价要同雌性交配。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动物都会采用【妻妾成群】这招聚集尽可能多的雌性,才能保证自己的基因能够延续。
不过一夫多妻的雄性必须负担起两种责任:一是雌性的性伴侣,二是自己后代的父亲。所以,雄性一方面要吸引更多性伴侣加入自己,同时也要将新的雄性后代赶出去。为了扩大后宫,雄性一边要在家里不停地干干干,还要随时盯着外面有没有合适的性伴侣。这种交配策略海绵等足虫也在使用,海绵等足虫就是西瓜虫的亲戚,是一种等足目动物。
[-]
左为三种形态的雄虫,右为雌虫
海绵等足虫生活在海绵的小腔里,雄性有三种完全不同的形态:阿尔法型、贝塔型和伽马型。Stephen Shuster在实验室中用人造海绵对这种小动物进行了观察,发现这东西为了达成交配的目的,真是不惜一切代价。
[-]
在所有三种形态的海绵等足虫中,阿尔法型的体型最大,也比雌性大。这些阿尔法型是后宫的看门人和男主人,有时,这些看门人甚至会为了争夺后宫而互相争斗。
[-]
贝塔型和雌性长得几乎一摸一样,甚至会模仿雌性的求偶舞蹈,这群狡猾的贝塔型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欺骗阿尔法型,让它们把自己当成雌性放进后宫。如果成功进入,贝塔型就会和其它雌性交配。
和前两者都不同,伽马型采用的策略是避开阿尔法型。虽然伽马型长得小,但是性能力一样不少。通过趁阿尔法型不注意偷偷潜入后宫,伽马型也可以和雌性交配。
我们目前还不能理解三种不同形态的海绵等足虫的比例是如何决定,但是我们看到这三种形态的动物外貌区别非常大,而且各自都有不同的交配策略,也许从中能够看出动物们寻找配偶时会做出哪些复杂的权衡。我们也领悟到,要在交配博弈中获胜,办法不是唯一的。
本文译自 NY Times,由译者 王大发财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给这篇稿打赏,让译者更有动力
@3 years ago
小四属于γ型
@3 years ago
千里之外生意被抢系列
@3 years ago
脑补了一下虫虫拟人化的情景,太毁三观了
@3 years ago
为了那啥,也蛮拼的,不过话说以煎蛋的尿性,公虫不是也该在一起吗
@3 years ago
千里之外赶紧发一篇海绵等足虫是如何交配的
@3 years ago
居然不是。。。千里之外
@3 years ago
春哥属于哪一型?
@3 years ago
对人类同样有效:有钱/装gay/备胎
@3 years ago
它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是认真发问的。
@3 years ago
@千里之外
@3 years ago
博弈论里是用石头剪子布来模拟的(就之前被外行人鄙视:“你们就干这”那个)
一个克一个,当其中的一种接近消失的时候它克星的克星就会处于优势。进化博弈论里老师讲到过,据说有一种蜥蜴好像也是这样的
@3 years ago
=。=多少人是因为标题点进来的…
@3 years ago
感觉阿尔法型戴了好多绿帽啊,拆拆补补都可以做成XXXXXXXL码绿袍了。
@3 years ago
没有过阿尔法型反而对妩媚的beta产生了兴趣,转而放弃了真正的雌虫?
@3 years ago
会不会有的alpha识人不清,结果攒了一后宫beta?
@3 years ago
这三种形态是同一只雄虫的不同形态还是不同雄虫的终生形态?
@3 years ago
我们也领悟到,要在交配博弈中获胜,办法不是唯一的。
@3 years ago
@千里之外 王大抢你生意啦
@3 years ago
有多少人是进来吐槽千里之外的 →-→
@3 years ago
@mentals: 按说这种是不会发生的,bata的目的是雌虫
@3 years ago
力量型/智慧型/敏捷型
@3 years ago
@龙小怪:
暴力型/阴谋型/猥琐型
@3 years ago
@mentals:
而且这些beta还互相以为其他beta是雌性?后面的故事不忍直视啊……
@3 years ago
我还以为是海绵和海星 \海绵和松鼠\海绵和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