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产品
oioi @ 2012.04.23 , 15:56
30
IT 伤不起:Intel 发布Ivy Bridge 芯片,但是双核和低功耗版本还得等等
[-]
Intel 今日发布了Ivy Bridge平台的酷睿处理器。它是新一代的处理器技术,首次使用了22纳米技术。它得到最直观效果是速度提升,耗电下降,图形效果增强。同时Intel 还瞄准了今年下半年的上市的Win8 ,称Win8 才是Ivy Bridge 瞄准的市场。
本次发布的Ivy Bridge平台芯片主要是4核i5 和i7,它们针对的是桌面电脑市场,而目前势头正火Ultrabook 所需要的双核芯片和低功耗芯片,还得跳票等待一番。
国内新浪网总结了一下Ivy Bridge 的主要特色:瞧瞧吧
3D晶体管技术
Ivy Bridge采用22纳米工艺,并首次引入了英特尔的3D晶体管技术。这对于芯片行业跟上摩尔定律的预测来说是必要的。随着设备体积越来越小,基于传统2D技术来制造芯片已经难以跟上发展。
USB 3.0
Ivy Bridge首次内建了USB 3.0功能。这意味着USB 3.0未来将得到普及。市场研究公司In-Stat预计,2012年全球市场将出货4亿台支持USB 3.0的设备。
图形显示/多媒体
Ivy Bridge预计将采用型号为HD 4000的显示核心,相对于Sandy Bridge的显示核心性能提升明显。
OpenCL 1.1和DirectX 11
英特尔将首次使处理器支持OpenCL和DirectX 11
本文译自 electronista,由译者 oioi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给这篇稿打赏,让译者更有动力
支付宝打赏 [x]
@6 years ago
表示开核的超高功耗的AMD还可以再撑几年…
@6 years ago
编译问题。
@6 years ago
表示对于只上煎蛋和色情网站的我来说,这么高端的CPU毫无意义
@6 years ago
楼上的,求色情网站
@6 years ago
贫穷屌丝表示现在新IT产品都性能过剩~
@6 years ago
@xm:
**************** 去掉空格……
@oioi:这种宣传不得啊童鞋,你们可以QQ私下聊
@6 years ago
@xm: ←_←卖萌可耻!
@6 years ago
HD4000貌似也快被停止支持了…?
@6 years ago
为何5楼的ip如此熟悉…
@6 years ago
BT工厂不解释~
@6 years ago
3D晶体管技术
Ivy Bridge采用22纳米工艺,并首次引入了英特尔的3D晶体管技术。这对于芯片行业跟上摩尔定律的预测来说是必要的。随着设备体积越来越小,基于传统2D技术来制造芯片已经难以跟上发展
—-把胶水粘芯片说的这么高端,宅男不是这么好骗的
ms这个胶水粘多层芯片的技术不是蓝色巨人原创的吗?
@6 years ago
这 赶紧打开 不然河蟹掉怎么办
@6 years ago
这个HD4000跟AMD的HD4000系列有关系没?
@6 years ago
集成显卡核心再怎么提升也摆脱不了不入流的命运…能耗降低很不错
@6 years ago
@cell: 芯片可不是你想粘,想粘就能粘的。
3D晶体管3D指的是三栅极,和你说的什么胶水粘芯片完全没有关系。
@6 years ago
我突然赶脚到:
对于摩尔定律
技术发展不是瓶颈
市场垄断与控制才是真正的瓶颈啊~
@6 years ago
现代电脑除了CPU都是性能瓶颈。
@6 years ago
最后的opencl是神马新标准吗?难道我又落伍了,只听过opengl
@6 years ago
@asovke 求XX网站…
@6 years ago
有个喵用啊,装个win7还是那么慢,硬盘这时害羞了…另外3L,万一动作片的清晰度再更一步提升,这个cpu就有意义了…
@6 years ago
Open GL 吧
@6 years ago
加油啊AMD,不要被英他儿干翻啊
@6 years ago
22纳米
悲观的看法是再小点我们学微电的就没工作了
@6 years ago
我大农企处女器一直在悲剧
@6 years ago
物理极限再度逼近,末日一天天逼近的感觉不好受哦.貌似7nm还是5nm就是硅基芯片的物理极限了.
@6 years ago
openGL和openCL很相似 还有DirectX 都是作图形虚拟化运算的API
@6 years ago
这 CPU 中文名以后叫什么?常春藤之桥?通往常春藤的大桥?
@6 years ago
农企赶快退出推土机的后继产品啊,打桩机啊、压路机啊、起重机啊、搅拌机什么的赶快上
@6 years ago
胶水CPU是奔腾D。。。不懂别乱说
@6 years ago
求4-Ddesign